中草藥——金銀花

中國古代有一種中草藥,至今仍有大作用,就是金銀花,又名忍冬。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裡,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小夫妻。小夫妻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孩,並給她倆起了好聽的名字,分別叫“金花”和“銀花”。金花銀花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不久便長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她倆農忙時下田幫父母幹活,閒時跟母親一起拈針繡花、織布紡紗,並自習醫書和上山採藥,因此深得父母和鄉親們的讚賞。

中草藥——金銀花

一年初夏,村子裡流行一種不知名的怪病。患病者無一例外地發熱,高熱不退,渾身上下泛起紅斑或丘疹;病後不久即臥床不起,神昏譫語,隨即命喪黃泉。村裡的郎中均束手無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進入,眼看全村人就只好等死了。在這危急的關頭,金花銀花挺身而出,主動要求外出為鄉親們求醫問藥。而正在這時,她們父母也不幸患了此病。鄉親們都好心地勸她倆不要去了,以免求醫問藥不成,反而沒法為二老送終。姐妹倆面露難色。這時,父母語重心長地說:“去吧!好孩兒!你們要儘快求得名醫或好藥回來,否則別回來見我們!”金花銀花含著淚花,當即收拾行李乾糧準備出發。鄉親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囑咐她倆好好求醫問藥,父母由鄉親們輪流照顧,不必掛念,云云。

中草藥——金銀花

姐妹倆走遍千山萬水,涉過無數激流險灘,足跡幾乎遍及華夏大地,訪遍中原名醫,但名醫們不是對該病一無所知,就是因路途遙遠而不願前往。一天,姐妹倆路過華山,到山上一座古寺院借宿。院中一老和尚問她們為何風塵僕僕,面露難色。姐妹倆直言相告。老和尚唏噓不已,立即手指窗外遠方對她們說:“離此九十九里處有一高山,山下有一草棚,棚內住著一位老郎中。你們不妨前往求教。”姐妹倆聞訊大喜,立即前往,九十九里的路程不到一個時辰就趕到了,只見草棚外圍滿了等候看病的村民。走進草棚裡,但見一位童顏白髮、面容睿智的老者正在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農望、聞、問、切——想必這就是那位老郎中了。姐妹倆上前說明緣由。老郎中沉吟:“你們鄉親患的是熱毒症……”說罷,他指著一屋子等著看病的農人對姐妹倆說:“這裡也流行瘟疫啊,我離不開。不過,我可以教你們一個方法,就是到丘陵、山谷和樹林邊採集一種初夏開花,花兒成對生於葉腋,初開時白色,後變黃色,黃白相映,嚴冬不落,叫‘忍冬’的草藥,它能治好你們鄉親的病。”老郎中進一步介紹說:“這藥的莖纏繞樹木,長達數米,向左纏繞;中間空,多分枝,顏色棕褐。它開出的花瓣為棒狀彎曲,長

23分,寬13分;色黃白,毛細密;偶有卵形葉狀苞片;萼筒無毛,萼片被毛;花冠管狀,上部五裂,裂片與冠管近相等;雄蕊五根,子房下位。聞之清香,嘗之微苦。”姐妹倆聽罷,立即謝別老郎中四處採集,不久便滿載而歸。

中草藥——金銀花

由於操勞過度,姐妹倆回到家鄉後就病倒了。雖然如此,姐妹倆還是親自用採來的草藥煎湯給鄉親們服用。鄉親們服藥後病情很快痊癒。而她倆也在父母的呵護下和鄉親們的關懷下不久病癒。為紀念姐妹倆的功績,鄉親們便把那種不知名的草藥叫做“金花銀花”。後來,大家便漸漸地把“金花銀花”簡稱為“金銀花”了。

中草藥——金銀花


此後不久,醫聖神農聞訊來訪,並把“金銀花”帶回去研究。研究得知,金銀花性味甘、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等功效。於是,神農便把“金銀花”廣泛用於熱毒症、乳癰、肺膿瘍、腸癰以及癤、癰、丹毒等疾病的治療,並把它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裡,一直流傳至今。

中草藥——金銀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