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了就降價?手機價格跳水不斷,消費者利益誰管?

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好不容易趁著某某活動買了一款手機,結果發現手機到手後沒幾天售價就變得居然比自己買的價格還便宜。然而此時手機已經用上了,退貨自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只能默默忍受。

當然對於手機廠商來說調價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手機是一款由眾多元器件組成的電子產品,在不同的時間內不同元器件的價格肯定是不一樣,再加上匯率在不斷的波動,因此手機的價格出現波動也是難免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通常這種情況僅僅出現在一款手機發布很長時間以後,此時調價的行為其實是一種主觀的行為,與元器件價格波動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剛買了就降價?手機價格跳水不斷,消費者利益誰管?

於是很多廠商為了促銷舊款手機就頻頻利用價格下調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這樣一來買的早的消費者自然利益也就受到了損害,手機用上沒幾天就出現接連貶值的情況,從而讓消費者的利益被損害。

剛買了就降價?手機價格跳水不斷,消費者利益誰管?

在最近一段時間中OPPO與vivo的產品就接連出現快速調價的問題,比如4G+128G版本的OPPO R15就從2699元降到了2499元,價格直接下調了200元,不少用戶拿到手還沒用上半個月就已經貶值。而6G+128G版本的OPPO R15也從2999元降到了2699元,OPPO R15星雲禮盒版從3199元降到了2899元。

剛買了就降價?手機價格跳水不斷,消費者利益誰管?

同樣vivo X21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7月份中6G+128G版本的vivo X21售價從3198元下調到了2798元, 6G+64G版本的vivo X21從2898元下調到了2498元,降價幅度高達400元,這對於高價入手的消費者來說損失可謂是巨大。

上面這些機型都是上市一段時間,假如維持價格不變的話在同價位的手機市場中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競爭力,因此依靠降價大促的方式來維持銷量已經成為了唯一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廠商為了銷量就可以置消費者的利益不顧,畢竟頻頻的降價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對於消費者的內心造成了傷害,降低消費者對於該品牌的信任度與好感。

可見雖然頻頻調價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廠商獲利,但長此以往下去手機廠商失去的將是自己的用戶粉絲,最終這些損失都要廠商自己來承受。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在選購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既然這些老款頻頻降價,不如選擇相對較新的產品更有保障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