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約為975萬人,與去年相比,上升了35萬人。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上升,高校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除了校本部,還有分校,分校區和獨立學院。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們還是聽一下其在校生的感受吧!

1

不同分校區的別樣感受

雖然分校區學生的畢業證與校本部差別不大,但學習、生活環境卻大相徑庭。有的周圍CBD林立,也有的孤零零佇立在玉米地。 對於那些發配到荒僻校區的學子來說,那種“悲涼”的思緒,就好像是“自己經過努力,終於考進了更加深不可測的大山裡……”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

上大學像是被流放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蘭大在2001年建立的榆中校區,位於市下屬榆中縣的夏官營鎮,距市區約有百里的黃沙路。身處在這四面環山的村落,要是沒有班次珍貴、體驗刺激的校車和駱駝,能不能走出叢叢大山,得看命。

對於榆中的學子們來說,在萃英山上放風箏、譜戀曲、劈柴、餵羊,時而在山巔面朝黃土思人生,不忘在山下埋頭苦讀拼前程,那才是真正的求學深造和靈魂鼓舞啊。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蘭大前任校長王乘曾表示蘭大平均每年有36名本科新生退學。英才君只想說,這些同學的境界還不夠,略缺乏仙風道骨的氣質。

暨南大學番禺校區

郊外生活真的苦

不久前,一名自稱是暨大番禺校區的學生在微博上發帖,稱校區保衛隊在校內抓外賣小哥,並扣留或沒收外賣,讓一些學生不僅餓了肚子,還丟了飯錢。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出於安全考慮,不少大學會限制外賣入校。可是暨大番禺學子很無奈,校內飯堂和幾家小型餐廳在吃飯高峰時很難滿足需求,吃完飯想到市區遛個彎,也要深思熟慮一番才行。

來往新造地鐵站和校園的一些小巴行駛距離短、收費高,還常超載。如果不想擠小巴,可能要去嘗試一下秒速五十米的摩的……

同濟大學嘉定校區

跨個校區何其艱辛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某日,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大禮堂的《同舟共濟》的演出已經開始,有一波學生才陸續走進大禮堂摸黑找座位。這些學生剛從嘉定校區坐校車趕過來看演出。

這一天的校車在17點25分從嘉定校區出發,到達四平路校區時已經18點55分。晚上21點15分看完演出,嘉定校區的同學急匆匆地走出大禮堂,趕去上車地點,在路況良好、有校車直達的情況下,能在晚上十點多回到嘉定……

一名同濟嘉定學子用實際經歷,講述了其跨校區旅途之艱辛。

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

和同濟遙相呼應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如果說同濟嘉定是上海的孤獨西北角,那麼交大閔行校區,則在另一頭和同濟遙相呼應著。

偏僻是其第一慘,而在這所理工科為多數的大學中,毫無人道的男女比例又是第二慘。其實,就算幸運找到女友,兩人想在這荒郊野嶺、放眼只有工業園區之地來場浪漫約會,都是個大難題。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和本部跨省遙望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前邊講的大多是同城不同命,而到了北京交大的威海分校這兒,更成了跨省式遠離。

和其他許多地廣人稀的郊區校區不同,北交威海校區被吐槽的是校園實在太小:學校裡的商店小而且少,價格還貴;校區千來人,社團活動也不多。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位置偏到可申請校機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2016年秋季,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正式開始招生辦學,該校區成為克拉瑪依市的首所本科院校,以及蘭州以西唯一的教育部直屬211高校。

在地理位置偏僻這一點上,克拉瑪依穩贏。別的大學跨校區交通用的是校車,中石油大學的同學可以直接申請開設校機了。

這座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且連續4次蟬聯“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桂冠的石油城市,是地理中心無誤,可離經濟中心,還是遠了好大截。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我們真不是“野雞大學”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按理說,既有名校光環籠罩,地理位置生活環境也不錯,人大蘇州校區不該出現在慘校榜中。但由於知名度還不算高,社會普遍對中外合作辦學不太瞭解,在不少人眼中,這所聽起來有點另類的大學,總被當成“江南四大野雞大學之一”或是“三本院校”。

大學城校區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不幸的校區各有各的慘,大學城則是另一群數量級的典型代表,在誰更慘的爭論裡,大家都不甘示弱:

武漢黃家湖大學城說,我們這兒真的好遠,光進城就要兩個小時。

上海松江大學城跑過來和黃家湖握了握手,說他們去哪都是兩小時起步。

松江大學城環境好,就是遠。

北京良鄉大學城聽到後清了清嗓子:“我們回家坐地鐵最少三小時。”

蘭州榆中大學城面無表情地看著眾人:“你們就知足吧,我們連地鐵都沒有,還不照樣在村裡過得有滋有味?”

大連旅順大學城趕緊向榆中發去安慰:“早就放棄進城了,一到寒暑假,學校的小店紛紛關門,想吃東西就自己在海邊釣釣魚,沒在怕的……”

2

獨立學院

90年代末,為了緩解高校擴招導致資源緊張的局面,國家鼓勵公辦院校尋找社會資本,創辦獨立的二級學院。這些二級學院,後來又被定性為“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之“獨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日常經費開支上不佔用財政撥款,而是仰賴於民間資本。但合作高校對學院的冠名和扶持,又讓獨立學院看起來沒有那麼“獨立”。

“本三養本一”?

在草創階段,獨立學院往往打著母校的招牌,頒發母校的文憑,發展速度非常快。母校的“冠名”也不是白給的,獨立學院每年收取的高昂學費,20%-30%都要上交給母校,支援母校建設。這樣的做法又被稱為以“本三養本一”,緩解公辦本科高校因為擴招債臺高築的局面。

但這樣“多快好省”的發展速度,是很容易撲街的。獨立學院數量膨脹過快,在教學質量、硬件設施上,都對不起學生上交的高學費。一些高校為了收取高額學費,競相開辦“校中校”,有的甚至直接將下屬的專科院校掛牌為獨立學院。

這種做法自然引起了本校學生的不滿,他們認為母校是在販賣文憑,不顧本校學生的利益。原來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學生,畢業了卻拿一樣的文憑到就業市場上競爭,無疑會引起極大的爭議。

2003年4月,教育部發文,給快速增長的獨立學院來了一個急剎車。指導意見要求這些掛名學院要做到七個“獨立”,譬如要有獨立的校園、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等等,獨立學院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2008年教育部頒發了《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明令要求獨立學院自授學位和畢業證書。至此,以三本分數入校,拿一本文憑畢業的“好事”,才算真正了結。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披著“有教無類”的外衣

從某種程度上講,獨立學院完成了自身的歷史使命——吸收公辦高校容納不了的生源、緩解高等教育資源緊張的狀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但獨立學院氾濫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怕不能功過相抵。

雖然獨立學院的建設是為了緩解高考壓力,卻敗壞了教育風氣、損害了母體高校品牌,同時也助長了“學歷情結”。

由於母體高校的名牌效應,獨立學院在招徠生源上,要比普通民辦高校更有競爭力,這對苦苦經營、努力升本的民辦高校來說,就是當頭一棒。而獨立學院在命名上與母校雷同,也造成了不少誤解。尤其是一些被“坑入”獨立學院的學生,更是叫苦不迭。

前幾年,江浙一帶的一本考生,就曾誤報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因此後悔不已。報考時不擦亮眼睛,弄清校情,弄出個大烏龍,你真的承受不起。

長期以來,獨立學院在輿論層面得不到太多認可,諸如“野雞大學”“民辦三本”這樣的評價,經常都能聽到。

3

校區VS分校VS獨立學院如何辨別

其實,很多高校都設有多個校區、分校、獨立學院,叫法太多,稍不瞭解真的會入坑。

校區

校區:很多高校其實都設多個校區,和校本部分庭抗禮。像中山大學就設有南校區(本部)、北校區等5個校區。

這些校區雖然所處區位不同,但都受校本部統一管理,生源也是統招進來的,質量有保證。校區之間專業設置互不衝突,也不存在獨立運營的情況。

分校

分校:雖然聽起來和校區很像,可是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比如昔日的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現已改名為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就和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不同,前者早期是山大與威海市共建的分校,教學和招生都相對獨立,投檔線一般比本部低,後者則是上面說的“分部不分校”。

二級學院

二級學院:一種是指普通高等學校的二級教學單位,其不具備獨立招生資格和學歷文憑頒發資格,即大學裡的普通學院,還有一種,就是本文所講的“獨立學院”,也被叫做“獨立二級學院”。

簡單來說,辨別獨立學院,最關鍵就是看辦學主體。獨立學院一般是“大學+企業+政府”“大學+企業”的模式,也有少部分“大學+大學”的模式。因為民間出資的緣故,獨立學院屬於民辦本科高校,認準這一點就行了。

至於辦學主體怎麼查,在某度的學校主頁裡,或者學校官網的簡介裡,都會有較為詳細的說明。

如何辨別?

區別所謂分校或獨立學院與“分校區”的重要方法,就是查看其招生辦法。

大學“分校區”一般沒有獨立招生的權力,其生源主要依靠校本部統招,再根據專業和年級分配到各個校區,因而生源質量有極好的保證。

與此不同,分校(獨立學院)的招生工作基本獨立於校本部,通常在招錄分數線上要低於本部,此“分校”招生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與校本部在同一批次錄取。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等。

二是看招生分數,分校和主校分數有差。無論分校如何發展,它的錄取分數線一般都比校本部要低。二是比校本部低一批次錄取。如西南交通大學峨嵋校區、福建師範大學福清校區等,這些分校都安排在二本批次錄取,而其校本部則是在一本批次錄取。

三、有時還要看批次。還有一種情況是,一所分校兩個批次。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共有9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醫學英語等專業在北京本科一批錄取;醫學檢驗、醫學實驗學在北京是本科二批錄取,學制四年。

畢業證有何區別?

■ 分校、分校區畢業生的本科畢業證書由校本部統一頒發,證書的封皮樣式和文字與校本部毫無差別,證書內芯同樣加蓋本部公章和本部校長印。

證書內芯的文字表述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與校本部完全一致,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等。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第二種表述與校本部稍有不同,文字上會註明“某某校區”或“某某分校”,如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頒發的本科畢(結)業證書,內芯上將註明“在我校實驗學院某某專業學習”。

■ 由學校本部與民間資本合作開辦、完全獨立自主運行的“獨立學院”,頒發的畢業證與學位證都是獨立學院的名字。

英才君:關於分校、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區別就先介紹到這裡。由於各高校規定各有不同,大家還是要以最新公佈的消息為準。想要詳細瞭解某一所學校的信息,可與該校招生辦聯繫,得到的答案會更準確。本文僅供參考,如有疏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選錯大學毀四年|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