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於1943上映的電影《靈犬萊西》可謂名副其實的經典老片了,影片講述了二戰前經濟大蕭條時期(1930年),發生在英國約克郡的貧民小男孩喬和他養的蘇格蘭牧羊犬(也稱柯利牧羊犬)萊西之間的感人故事。雖然故事的主題是非常經典的“人狗情未了”,但10000年透過其故事情節卻發現了當時已經“潛伏”在歐洲的人口危機:孩子少,狗多。

當然,這個故事更說明了人類在困境中,最可靠的、最能給予慰藉的就是你養的狗。


小男孩喬家:1個孩子,1條狗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故事主角家的男主人叫山姆•蓋克勞(喬的爸爸),為人質樸,妻子賢惠,兒子可愛,家裡還養了一條漂亮、值錢的狗狗——純種的蘇格蘭牧羊犬萊西。蓋克勞家庭和睦,夫妻感情很好,可惜家境貧寒,只生了一個孩子。在失業的情況下,即使撫養一個孩子也很吃力,迫於生計,無奈將兒子的愛犬賣掉。

只是這狗狗實在是太忠誠了,被富有的公爵買走後幾次出逃,即使被公爵帶到了遙遠的蘇格蘭,依然能跋山涉水、突破重重艱難險阻,“徒步”1600多里(500英里)的旅程,回到了唯一認定的主人——小男孩喬的身邊。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狗不嫌家貧”,這句中國民間諺語在萊西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它的迴歸也帶給了主人家好運,讓蓋克勞先生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又印證了一條中國民間“傳說”——狗狗能旺財。


魯德林公爵家:1個孩子,N多狗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魯德林公爵是狗狗萊西的買主,一個富有的老頭,後代比較少,偌大家業,身邊只有一個小孫女。別看公爵家只有一個孩子,狗卻不少,因為他們家有養狗場,裡面飼養了大約雙位數的品種好狗。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公爵是寂寞的,所以善良又倔強,養好狗可能是他的一種愛好,但這個愛好也幫助他給小孫女找到一個朋友——男孩喬。對於孩子來說,家境優渥是好事,但小夥伴的友誼也不可或缺,而狗狗則成為了交到好友的橋樑。


流浪推銷員:0個孩子,1條狗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在牧羊犬萊西從蘇格蘭逃回英格蘭約克郡家中的途上,遇到了一個四海為家的推銷員。推銷員收留了萊西一段日子,總是誇萊西像個“女王”,在遇到強盜的時候還得到萊西幫助,共度險情。

這個推銷員是個單身狗,就像一箇中國的那種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他全部的家當就是一輛馬車,唯一的夥伴就是養了多年的小梗犬。對推銷員來說,小梗犬就像一個“好女人”似地與他同甘共苦,陪伴他走四方,還能做雜耍幫他攬客,在遇到壞人的時候為了保護他而獻出了生命。

縱然是親人,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推銷員沒有成家也沒有後代,但同樣擁有一條世界上最忠誠的狗狗,雖然這條狗狗最後還是失去了,卻永遠活在他的心中。


善良老夫妻:孩子為0,想養狗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萊西在回家的途中受了傷,很幸運地被一對老夫妻救起。這對老夫妻沒有孩子,萊西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新希望。老兩口像對待孩子一樣照顧萊西,把自己喝的牛奶省下來給狗狗喝。老太太很興奮地憧憬著:如果這條狗沒主人,我們就收養,它是天賜的禮物。

然而,夢想照進現實,現實讓人心傷。萊西在恢復健康以後,還是決心繼續踏上歸途。儘管它也很感激老頭老太太,但遠方的小主人才是唯一的執著。在老兩口祝福的送別聲中,它還是跑出了那不捨的視線範圍。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在這短短的相處中,“流浪狗”享受到了老夫妻的善意與關懷,也給老兩口寂寞的生活帶去一絲慰藉,相信善良的老人們會經常想起這條流浪狗。


10000年總結:

從1943年到2018年,75年過去,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人類與寵物尤其是貓貓狗狗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了。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條還是人類孤獨的靈魂需要慰藉,人類寂寞的生活需要陪伴。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對於一個人和家庭來說,孩子可以給生活帶來幸福和快樂,但由於生育觀念的改變和其他原因,不是人人都能(或者想)擁有自己的孩子。而那種孤獨感,那種“美麗世界的孤兒”般的寂寞,使得每一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希望有個懂自己的夥伴陪伴在身邊。而這個懂自己的夥伴,也許是人類,也許是一個寵物,最大的可能是一條狗。

如果你沒有家,沒有孩子,沒有朋友,有1條狗,也是好的。

不理解人口危機?這部75年前的電影告訴你:孩子很少,沒有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