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以往能找到的高價耳機都是國外品牌,而敢做高端耳機的國產品牌一直不多,飛朵算是開了第一炮。他們家旗艦耳機——暱稱“5678”的天狼星為飛朵的在發燒友口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用料、設計、聲音以及極高的可塑性,都在國產耳機中稱得上是佼佼者。不信?您可以問問在2016年廣州耳機展上聽過用臺機驅動5678的人。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可是在關注旗艦之餘,飛朵其實還有好幾款圈鐵型耳機,例如在天狼星上市前飛朵還推出過一款一圈一鐵的雙單元A73耳機。

我自己早在A73上市之初就聽過一段時間這款耳機,但後來因為天狼星上市就逐漸把前者淡忘了。時隔3年,飛朵又將這款型號進行了新的調整升級。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而這篇文章也將側重聊聊A73S和A73之間的一些區別。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如果單看外觀的話,A73s和A73更像是一對孿生兄弟。A73s外觀運用了鐵灰色與青藍色兩種的搭配,鐵灰色是外殼,而內側塑料則是青藍色。至於A73則是外側用了銀灰色的外殼,而內側則是以深紅色形成強烈的對比。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配件上有一些明顯的變化,A73默認搭配的是淺灰色的軟硅膠套,包含大中小尺寸以及一對雙節套。至於A73S呢,則把大中小的灰色硅膠套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很熟悉的“哥套”。不過灰色雙節套則依然保留,當然了,Comply的泡沫耳塞套也是少不了的。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A73S腔體大小並不算大,比起三單元的處女星要苗條很多了,仔細透過藍色的透明部分觀察它,導管內一顆動鐵單元是清晰可見的,而在後方則是負責中低頻的動圈單元。而這兩顆單元其實也是繼承自A73的,並沒有作改動。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也因為腔體不算特別厚,要佩戴牢固的話對耳塞套的尺寸吻合度就比較高了,默認尺寸的隔套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小,如果有需要可以用Comply耳棉或者大號尺寸的耳塞套。

正好,我手上還有一條A73,於是我們也將著重對比一下A73S和A73在音質之間的區別。

播放器前級除了手機(一加6)以外,我也找了一臺“墨菊花”播放器作為音源。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幾年前第一次聽A73的時候,我覺得它的低頻有點過多,然後高頻偏冷還帶點監聽味,這種調音風格當時不是我的菜,後來放著煲機了一段時間再聽,低頻量感逐漸正常,又覺得聽著挺好的。現在在這臺墨菊上,A73的低頻控制得已經很好,量感不多了,而且也紮實。而A73用墨菊驅動時,A73的中頻密度還是比較厚實的,高頻線條感明晰,不過稍微有點明顯的齒音。而接手機的話,中頻則會變得有點薄弱,整體聲音也會變得有點冷,同時齒音又相對削弱了一點。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到了A73S上,最明顯的感受就是A73那若隱若現有點讓人不太喜歡的齒音消失掉了。也可以說A73S整體的調音會往中性偏暖的方向靠攏。A73那比較明晰的線條感來到A73S上則變成了聽感更舒服的顆粒感,同時整個中頻聽起來更寬鬆自然,具備了更好的彈性。而A73S的低頻如果你習慣了飛朵的5678天狼星這種耳機的話,聽起來量感相對還是挺豐滿的。同時,中頻結像也不貼耳,人聲有些許靠後。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而A73S在墨菊以及手機上的表現差別也沒有A73那麼明顯,更多的只是手機解析力不足帶來的分離度不足。

飛朵這條剛上市的A73S升級的不僅僅是顏值

所以聽完一圈下來,A73S和A73的聲音區別已經很明確了——A73S聲音的方向開始往偏暖聲的風格走去,聲音質感也變得更加寬鬆。而A73的線條感明晰,聲音中始終帶有一絲的冷鋒。前者對流行和搖滾樂都有著神秘的加成,聽大編制古典也挺不錯,而後者我覺得更適合拿來聽絃樂為主的室內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