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清明節假期,到桃樹園中逛了一圈,發現有幾株桃樹的葉片長得有些奇怪,但凡是新綠的桃樹葉全都皺巴巴的,蜷縮成一團,葉肉膨脹,葉背面形成凹腔。有的葉片正面凸起部分變紅色或紫紅色,有的葉片變得特變厚且脆,稍用手捏一下,就碎了。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看著這滿樹呈波皺紋縮捲曲的桃樹葉,感覺有點像山茶樹上長出來的“茶葉泡”,摘一片嚐了一下,並不像我們特別想吃的“茶葉泡”那樣香甜。我們都知道,“茶葉泡”是山茶樹在雨水季節受環境刺激,新葉異常生長所形成,不是太嚴重的話,並不會影響山茶樹的正常生長。

可桃樹的葉片長成這樣,那問題就嚴重了。桃樹長出的新葉全是皺巴巴的,實際上這是一種病害,輕則影響果實的品質,重則全株死亡。所以說,發生這樣的病害,還真就嚴重了,幸好也就只有幾株,要是整個桃樹園都這樣,可真就了不得了。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這種情況,稱之為縮葉病。桃樹容易患上的病害,最常見的可多達二十多種,其中危害果實的有桃瘡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等。為害桃樹根莖枝葉的有桃樹腐爛病、桃樹流膠病、桃樹根癌病、桃樹木腐病等。而為害葉片的主要有桃細菌性穿孔病、桃縮葉病、桃黃葉病等。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這個縮葉病,一般情況下,桃樹不太容易患上這種,我們很少在管理得比較好的果園中看到這種症狀。若要是在桃園中看到這種症狀,多半是果農在肥水方面管理不到位。桃樹發生縮葉病,主要和氣溫、溼度、地下水位高低等有關係。通常情況下,當氣溫回升以後,在桃芽鱗片外表或芽鱗間隙中越冬度寒的子囊飽子或芽飽子,在新葉展開後就會侵害嫩葉、新梢,繼而侵害花、幼果。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尤其是在3到5月份,氣溫在10℃以上,雨水特別充足的時候,病菌孢子飛落到剛長出的幼葉上萌發,侵入葉片組織,使葉肉細胞異常分裂、肥大,葉片呈現皺縮葉質變脆,葉肉肥厚。如果是幼果感病,會出現異常肥大,色澤變淡黃,果實畸形,不能正常發育。如果是枝梢受害,則呈灰綠色或黃色,節間短縮,略顯粗腫,其上葉片叢生,嚴重時整枝枯死。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雖然說桃樹患上縮葉病後,後果非常嚴重,不過,這種病害只會在局部地區才會發生,比如說沿海、沿湖地帶,或者是肥水管理不好的果園。在桃的品種中,容易感染的品種有金桃、愛爾巴特、傳十郎等,早生水蜜、白桃等會有輕度感染,不會感染的品有蟠桃等。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桃樹縮葉病,主要是靠預防,其次才是治。一般預防主要有這麼幾點:

一是要加強果園管理,增施肥水,促進樹勢健壯,提高樹體抗病能力。比如說開溝排漬、重施農家肥和磷、鉀肥以恢復樹勢和增強抗病能力,同時還要注意整形修剪,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勢,增強樹體的抗病性。

二是要減少病源。也就是在冬季修剪時,發現病葉或者帶病枝條,要及時人工摘除,集中燒燬,以減少侵染病源。春季發病時及時摘除病葉,將病葉燒燬,避免病菌、再次侵染。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最後,發生病害後,需要採取一定的藥劑進行防治。在藥劑防治方面,有的專家建議採取如下措施,根據果樹不同的生長時期進行防治:

在桃芽開始膨大到露紅期,選用1:1:100波爾多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劑噴布1次“乾枝”,減少初侵染源,保護冬芽。謝花開始,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桃樹的肥水管理不好,春天一到葉子就是這個樣,還有沒有救了?

在花瓣露紅(未展開)時,噴藥最為合適,常用2-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均可達到防治效果。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