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里的那些行話,你能聽懂多少?

我們看相聲時,常聽到相聲演員說到一些行話,常見的比如"攢底"、"柳活兒"、"抖包袱"、"開箱、封箱"等等,如果你是新入相聲圈的,當臺上演員們說到這些"行話",沒有聽懂就可能錯過了一個笑料,這裡小齋為您準備相聲裡常見的那些行話指南,各位收好!

相聲裡的那些行話,你能聽懂多少?

"攢底"

指相聲表演的最後一個節目,由於舊時演出到快要結束時,時間就比較晚了,這時就會有觀眾陸續離場,所以需要用些有較高名望的演員表演,演出一些比較精彩的節目,使其能夠吸引觀眾,達到叫座的水平。

"柳活兒"

這裡的"柳"就是唱的意思,所以就是相聲演員學唱各種地方戲曲以及歌曲等,比如《捉放曹》、《汾河灣》裡就有大量需要演員"柳活兒"的地方。比如,我們誇一個演員學唱的水平好,就說他的柳活兒開口跪。

"量活"

用來稱呼捧哏演員,時常會在臺上聽到量活與捧哏互相交替著說,既如此,兩者的區別在哪呢?捧哏一般是用來表示平輩演員之間,或兩人藝術水平相當,但是量活則不盡然,量活指的是長輩與晚輩,或者藝術水平較高的演員與水平相對略低的演員一起合作演出時,藝術水平高的演員擔認捧哏時用的一種專用名詞,用來表示對捧哏演員的尊重。

"認哏"

我們知道楊九郎自己的微博簡介就是"認哏",如果簡單來說就是,捧哏演員只認一個逗哏演員,具體表現就是不論逗哏的怎麼說,他都同意,絕不讓逗哏的話掉在地上,也絕不會冷場。

"使活"

就是指相聲段子,比如說這個演員在這塊使了個好活,就是說在這說了個好段子。

"開閘"

大批觀眾退場,在這裡是一個比喻用語,"閘"的原意是指擋住水流的構築物,可隨時打開和關閉,開閘之後,觀眾像水流一樣湧出。

"現掛、砸掛"

現掛:演員根據演出時的現場情況,依據當時發生的事件或者演員說的話,現場進行即興發揮。

比如:2017年7月7日場的《竇公訓女》中,

張雲雷說道:"咱倆說相聲呢!我唱高腔沒意思,下週吧",

臺下觀眾喊:"下週幾",

張雲雷說:"下週九"

楊九郎迅速反應道:"下週九,周九就涼(良)了",用來諧音德雲社的周九良老師,可謂是一個不錯的現掛。

相聲裡的那些行話,你能聽懂多少?

相聲裡的那些行話,你能聽懂多少?

砸掛:相聲演員之間彼此戲謔取笑的一種手段。比如郭德綱常稱呼于謙的兒子于思洋為郭小寶,就是一種砸掛。

"吊票"

原本是馬三立先生創作的相聲《賣吊票》,就是指把人用繩子吊起來,掛在劇場的吊扇上看戲的票,現在是指那些座位比戲臺高的票,視野比較好,能看到演出的全景,但是可能會離表演臺較遠。

"攢裡亮"

心裡明白的意思。

"頂天兒,踢土兒"

頂天兒就是指"帽子",踢土兒就是指"鞋"。

今日份就先講到這裡,相聲裡的行話非常豐富,大多是民間文化的語言體現形式,如果你們還知道哪些可以留下您們的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