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2017年,我市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343.1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例為5.3∶46.9∶47.8,“三產”首次超過“二產”,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

  今年上半年,全市GDP為2159.3億元,同比增長8.8%,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與此同時,“三產”超“二產”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這是洛陽經濟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這是洛陽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拐點!

  產業結構的歷史性嬗變,折射出全市經濟社會駛入科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洛陽實現率先發展,將在中原更加出彩中更有擔當、更有作為、更有支撐力。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強項目 促轉型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

  日前,在中國一拖中小輪拖裝配廠,一臺臺嶄新的東方紅ME504拖拉機駛下生產線,生產場面十分火熱。

   “這幾個月我們幾乎都是滿負荷生產。”生產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滿負荷是企業勇於創新結出的果實。

  一方面,把有市場、有口碑的產品做得更好,實現產品更新;另一方面,緊跟市場和用戶需求,實現產品創新。作為農機工業的重點國有骨幹企業,中國一拖近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洛陽產業轉型升級的“形象工程”之一。

  曾幾何時,洛陽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二產獨大”。“一五”期間,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有7個落戶洛陽,一舉為洛陽奠定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工業重鎮”“老工業基地”等名頭讓洛陽聲震全國。

  老的不活、新的不多、結構不優、動力不足,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許多傳統產業面臨發展瓶頸,工業企業急需轉型。

  洛陽,要推動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必須打好一場轉型振興的硬仗。

  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結構優化。我市實施“964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銀隆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線和格力中央空調項目,計劃10月雙投產;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將極大助力我市石化產業升級……大項目有序接替、好項目梯次跟進、新項目投產達效的良好態勢,帶動洛陽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提質倍增昂起轉型發展龍頭。我市選取企業規模大、產品結構優、創新能力強、帶動範圍廣的中信重工、中國一拖、中航光電等15家優勢企業,實施提質倍增計劃,重點推進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工廠、中航光電新技術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計劃到2020年實現試點企業創新能力、改革動力、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有較大提升,企業銷售收入倍增發展的目標。

  不斷調整優化結構,效益逐步顯現。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875.3億元,同比增長8.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8.0%,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中航鋰電全自動生產線

轉方式 調結構 繪製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工業經濟的紅紅火火,不僅歸功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要歸功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

  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近年,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繪製出轉方式、調結構的高質量發展“路線圖”: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使其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另一方面精心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換代。

  昨日,在位於伊濱區的中信重工伊濱高端製造工業園,幾臺專門為洛陽地鐵1號線建設定製的盾構機正加緊生產。去年6月,由中信重工、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建立的中信鐵建重工掘進裝備有限公司,研製的首臺“牡丹號”盾構機正式下線,實現了“洛陽地鐵洛陽造”的目標。

  在該園區的路北是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工廠,車間裡員工正忙著趕製消防機器人。自收購唐山開誠電控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股權以來,中信重工大舉進軍機器人、自動化等高技術產業,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上佔有率穩居第一。

  一邊是高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一邊是機器人產業的開疆拓土,中信重工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繁榮興盛之路。

  如今的河洛大地,處處湧動著一浪又一浪的發展春潮。

  傳統產業開新花。

  中國一拖、洛陽LYC軸承等傳統制造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找準擴大需求的著力點,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通過延鏈補鏈、戰略重組、技術改造等方式,我市推動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向中高端邁進。

  新興產業結碩果。

  中航鋰電、普萊柯生物等高精尖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在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我市積極推進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大數據、軍民融合、軌道交通等六大產業園建設,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形成了以高新區、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伊濱產業集聚區為依託的“一基地兩園區”的產業佈局,促進了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阿特斯光伏電力(洛陽)有限公司電池組件生產線

有空間 有目標 服務業加速高質量發展

  沿開元大道從西至東,分佈著廣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洛陽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原銀行……金融機構加速集聚,我市金融業輻射力日益增強。

  2016年,我市開始實施“引金入洛”工程,旨在使我市加快建成金融機構集聚、金融市場完善、金融創新活躍、金融服務高效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引進泰山財產保險、聯訊證券兩家金融機構,華夏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在洛陽設立分支機構的計劃已獲得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預計2019年進駐後,洛陽將成為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第一個實現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全覆蓋的地級市。

  金融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上半年,我市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48.0%,高於第二產業0.5個百分點。同時,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1.2%,高於第二產業貢獻率23.9個百分點。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一旦三產超二產,經濟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和國內發達城市相比,洛陽服務業佔比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無論是促進製造業提檔升級的生產性服務業,還是提高居民消費檔次的生活性服務業,未來發展還將加快。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洛陽增強區域競爭力的現實途徑,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著力點。我市也將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加快發展文化旅遊、金融、物流、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努力實現服務業佔GDP比重2019年達到50%、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

  從“二三一”到“三二一”,標誌著傳統工業城市洛陽進入了由現代服務業引領發展的新時代,洛陽經濟已實現由過去單一的工業拉動向服務業與工業共同拉動轉變。

  從“二三一”到“三二一”,預示著洛陽的“結構紅利”進一步釋放,將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譜寫濃墨重彩的洛陽篇章。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航空工業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根據部隊需要研製的頭盔瞄準鏡

聲音

  兩年多來的實踐證明,“9+2”工作佈局是洛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重點工作推進會精神,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佈局優化,鞏固“三產”超“二產”的格局。要以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為核心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使企業紛紛搶佔產業發展的制高點。要進一步加快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載體建設,推動銀隆新能源整車和鈦酸鋰電池、格力機器人產業化等重點項目實施,推動產業上下游延伸、左右鏈配套、集群式發展。要以現代物流業和消費產業為引領,以“兩區”建設為重點,推動我市服務業快速發展。

——市發改委主任張伊民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產業結構既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長期以來,洛陽存在重工業過重、老工業過老的歷史問題,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轉變,是洛陽產業結構調整的里程碑。

  洛陽已經脫掉了傳統重工業城市的外衣,穿上了新興產業新的外衣。一是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傳統“二產”慢慢蛻變為融入了“三產”的新興工業;二是洛陽向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目標堅實邁進,文化旅遊業呈迅猛發展態勢;三是大數據、金融等第三產業的逐漸成長,也使洛陽“三產”比重不斷增加。下一步,我市要繼續加快推進傳統工業的升級換代,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三產”超“二產”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市“十三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席昇陽

洛陽: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

中信重工災區偵測機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