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祕笈|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宋宇星:做好「加減法」高考就能「沖關打怪」

學霸名片

姓 名:宋宇星

畢業學校:汕頭市隴田鎮仙家小學(小學一年級)、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小學二年級至高三)

高考分數:全省理科前20名

錄取院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特長愛好:笛子、二胡、籃球、閱讀等

座 右 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學霸故事

宋宇星:發現知識漏洞時最開心

2018年6月25日中午11時51分,宋宇星收到了來自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的信息,他的高考成績排位在全省前20名。“有點意外,但很快就平靜下來了,也算是實現了自己‘吹的牛’。”宋宇星笑著說。

2017年高考,宋宇星的學長、好朋友餘江川以699分的成績考取了廣東省理科第一名。在距離高考300天的動員大會上,宋宇星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時曾鼓勵同學們:“餘江川學長是我們的榜樣,考了699分。我相信,我們也潛力無限,一定有人能考700分以上。”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高考放榜,考700分以上的,正是宋宇星自己,他考了理科703分。

拿下高分有何秘訣?宋宇星說,自己在高三時擅長做“加減法”。他用“加法”增加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填補自己的知識漏洞;用“減法”控制自己的筆記本和錯題本的題量,真正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10年民樂隊經歷烙下最深成長印記

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進入廣東省理科前20名,宋宇星當天就給遠在上海的汪廣明打電話分享喜訊。

汪廣明是宋宇星在學校民樂隊的指導老師。小學二年級轉學至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後,他便成為學校民樂隊的一員。“我身上最深的印記之一,恐怕就是在民樂隊度過的10年,特別是汪廣明老師對我影響深遠。”宋宇星說。

宋宇星參加的是一個合奏團,成員分別演奏笛子、二胡、揚琴、古箏、月琴等樂器,往往是自己先練習,再把曲譜合奏。汪廣明特別重視樂隊的團結合作,當有些同學不看指揮,節奏或速度與團體脫離時,他便會厲聲批評。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在嚴厲之餘,汪廣明也有柔軟的一面。在開始參加訓練時,心智尚未成熟的宋宇星經常因技藝不佳產生挫敗感。但汪廣明總是面帶和藹的笑容,耐心指導。漸漸地,宋宇星開始真正能夠演奏一兩首小曲兒,愈發有信心,也愈發體會到了民樂的魅力。

宋宇星還記得,民樂室遠端有個小側門,他上初一的時候,汪廣明囑咐他每天訓練結束後就把那扇門關好上鎖,他便規規矩矩地一天天照做。初二期末的某一天,汪廣明突然拉住他,正色說道:“你關這個門,看上去是小事,但是能夠堅持一天天做,沒有一天忘記,這很了不起!將來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把這樣的小事一天天做好,必能成大事!”

本來,宋宇星並沒有覺察到自己這種平凡的行為的意義。但是從這天以後,他逐漸開始重視做好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

熱愛文學的理科生

宋宇星的興趣愛好很廣泛,除了樂器演奏,打籃球和閱讀都是他堅持多年的愛好。

宋宇星的父親宋建剛是潮陽實驗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母親也是一名體育老師。從宋宇星5歲開始,父親便帶著他練習打籃球。六七歲時,宋宇星已經能熟練掌握運球、上籃等基礎動作。

宋宇星說,投籃要求人把球精準地投入比自己高的籃筐中,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投中後成就感很高。

“學習也是這樣,我喜歡給自己定比較高的目標,並努力去實現,這樣很有成就感。就算不能實現目標,至少也會盡全力去接近目標。”宋宇星說。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雖然是理科生,但宋宇星對文學非常感興趣,自幼便熱愛閱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目送》、蕾秋•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聖》……都是宋宇星喜愛的書籍。

“我是熱愛文學的理科生。”宋宇星說,他在高中有一個遺憾,他十分嚮往進入學校的海韻文學社,卻在第三輪面試落選。雖然有些失落,但憑藉對文學的熱愛,他仍在高一高二時參加海韻文學社舉辦的文學創作大賽,並在高二時收穫一等獎。他一直將這一尊小小的玻璃獎盃擺在自己的書架上,勉勵自己堅持做熱愛的事情。

做好“加減法”就能“衝關打怪”

談起高三的備考經驗,宋宇星說,自己的複習方法是“加減法”。

“‘加法’主要是填補自己的知識漏洞,增加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增加信心。”高三以來,每次發現自己有尚未掌握的知識點,宋宇星都很開心:“這意味著我來得及再填補自己的一個新的知識漏洞。”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在高三時,宋宇星發現自己沒有掌握物理選修3-3熱學的帕斯卡定理知識點,做題時總是出錯。於是他前去請教老師,在老師為他講解之後,才發現自己對帕斯卡定理的理解一直有誤。老師又為他講解了相關習題,讓他強化知識點訓練。此後,再遇到帕斯卡定理的相關題目,宋宇星都能輕鬆“衝關打怪”。

而“減法”則是在高三時為自己的筆記本和錯題本“減負”。宋宇星說,高三時他重新準備了筆記本,將高一高二筆記當中最精華的部分翻抄了一遍,其他則捨去。“高一、高二時對知識點的把握還不夠清晰,到高三很多知識點已經非常熟練了,沒有必要再記在筆記本上。”

同時,他裁剪了自己高一、高二的錯題本上的確有難度、又有代表性的題目,重新貼了一本錯題本。“對我而言,筆記和錯題本的題量是要控制的,太多的話就沒有時間去真正複習、掌握了。”宋宇星說,做“減法”的同時,他又複習了一遍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錯題,也相當於做了一次“加法”。

重視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宇星的規則意識特別強。”他的父親宋建剛說,他和妻子一直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從宋宇星2歲開始,父親便和他達成了“三次原則”。對於同一個錯誤,第一次是告知;第二次則是批評;第三次則是小懲罰。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說著,宋建剛笑著回憶起一段趣事。在宋宇星5歲的時候,宋建剛開著摩托車載他到汕頭市區華僑公園遊玩,出發之前給了他一個棒棒糖。到達華僑公園時,宋建剛才發現宋宇星一路上一直拿著棒棒糖的包裝紙,拿了一個多小時,直到下車找到垃圾桶才將包裝紙扔進去。“不能亂扔垃圾”,5歲的宋宇星說。

但這麼強的規則意識也給宋宇星帶來了“麻煩”。小時候,他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時,遇到小朋友亂扔垃圾,就非要對方撿起來,如果不撿就要拉著他去,急得直哭。

“當一個孩子懂得講規則,他也能明白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形成專注的做事習慣,這對於他的學習、生活都十分有益。”宋建剛說。宋宇星做作業特別專注,效率很高,所以從不用熬夜複習。早睡讓他上課從不打瞌睡,專注地緊跟老師的步伐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宋建剛認為,自己是一個相對細心的父親,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他從不過多關注孩子的分數,而是引導他反思丟分原因,並給他相關建議。“宋宇星心態特別好,從不為丟分著急,而是把丟分看成查漏補缺的好機會,這一點大概隨我。”宋建剛笑著說。

自由組合學習小組 優勢互補讓學生更優秀

“宋宇星在生活上是個多才多藝的男孩子,擅長吹笛子、打籃球,還特別愛看書。”

“宋宇星是班長,平時幫我處理班級事務井井有條。班會從策劃、找素材到主持大部分都是由他完成。”

提起宋宇星,班主任盧飛讚不絕口。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優秀考生如何培養?盧飛認為,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依靠整個教師團隊的力量。“高考不是單科競賽,更加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

在每一次大考之後,盧飛都要和所有科任老師碰頭,共同分析考試裡各個學科暴露出來的問題,再由各科老師針對相應問題加強對學生的輔導。

“以宋宇星為例,之前他的語文和英語很強,數學和理綜就稍微弱勢一些。通過‘碰頭會’,老師對他各個學科的情況更為了解,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他查漏補缺。”盧飛說。針對尖子生,各科老師還會將他們每一科裡薄弱的環節列出來,重點攻克。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在盧飛班上,包括宋宇星在內,今年總共有7名學生考上清北。“培養學生,我的思路就是‘優勢互補’,讓大家自己挑選同桌和前後桌,自由組合。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須相互促進,有所提高。” 盧飛介紹,宋宇星的理綜和數學較弱,就和這幾門功課強的同學組成小組,一起進步。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學霸“秘笈”:

越是弱勢科目,越要多下功夫

文/宋宇星

高考結束,我很幸運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成績,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些自己高中學習的方法和心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講一些總括性的思想吧。第一,要認清自己。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應該花在對自己最有用的地方。所謂有用,無非就是揚長避短。我想著重強調一點:越是自己弱勢的科目,越要多花時間、多下功夫。

其次,要重視基礎。試題會考查我們對於知識點的理解是否透徹、運用是否靈活。我們要把對基礎的掌握從簡單的文字內容上升到本質性理解,從而為我們衝擊更高的水平搭好臺階。

此外,要學會規劃。做規劃的最大意義在於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於具體事務上,而不是發現無事可做之時再臨時腦補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等問題,從而更加有條不紊、專注高效。

我始終認為,要相信老師。老師身上始終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譬如知識、方法、經驗、思維習慣、眼界、心態、性格等。多多和老師溝通交流,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宋宇星:做好“加减法”高考就能“冲关打怪”

在複習和考試過程中,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該著眼於具體的一件一件事,確保自己每天都有收穫、每天都在進步,這樣看待,便會覺得有無窮的動力與信心。

關於各個學科,我也各講一點自以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語文要積累素材,主要是為作文服務,包括名言、佳句、思想觀點等,多閱讀好的作品實際上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平時有意識地模仿,錘鍊自己文章的方方面面。

數學要通過有方向、有限度地刷題,學會總結一般性的方法規律,比如答題思路,常見的切入點等,這樣對於提高準確性和速度都非常有效。

英語要試著以翻譯的方式去理解文章,每一句話要帶有連貫性、完整性去理解它的意思,這樣與作者產生共鳴,回答問題時也就十分輕鬆。

物理要學會歸納情景,把千變萬化的題目歸為有限個熟悉的模型,找到模型各自的通法,以不變應萬變。

化學要以元素為中心,通過種種關聯構建知識網絡,對各種物質和操作方法等形成足夠的熟練度。

生物要足夠細緻地篩選課本知識,每一個隱藏在角落裡的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試題中決定勝負的節點。

預告

明天與粉絲朋友見面的學霸是全省理科前20名、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學生黃潛鍔:《黃潛鍔:勤奮把我送到了清華大學》,敬請關注。

【策劃】 戎明昌 胡智勇

【統籌】 陳 楓 吳少敏

【記者】 馬立敏 實習生 雷玥

【攝影】 董天健 實習生 區健瀅

【校對】曹柏英

【作者】 馬立敏;董天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教育~廣東教育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