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本文作者 沈健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泥瓦匠劉學斌

這是一個敦實的男人!

認識他,是在一個工地上。

頭戴安全帽,在一個叫做朝陽棚改項目的工地上,不停的忙碌,拒絕當時沒有戴安全帽的筆者進入他管理的工地。

關於他的故事,從這裡有了開頭。

他叫劉學斌,安徽安慶樅陽人。現在,樅陽劃歸了安徽銅陵。

劉學斌當時管理的工地,叫六盤水市水城縣城的朝陽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該項目位於水城縣濫壩鎮誠信路南側,鎮政府東側,雙水街道,佔地面積5.4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85平方米,8個棟號的高層建築,層高分別為20層、28層、29層,總造價2.49億元。工程土石方量量20萬立方米。劉學斌以勞務分包的形式承建了其中部分棟號的施工。

攀談中得知,劉學斌幹建築這一行已經20多年了。

六盤水水城朝陽棚改項目,是他第一次進入北京城建集團系統的市場。嚴格管理,把工程幹好,對北京城建的品牌負責,給當地老百姓交出質量上乘的工程,讓老百姓住上滿意的房子,是他的職責和良心。

當時,筆者看到工地管理的井井有條,在前期的比賽中,劉學斌負責的施工棟號無論進度、質量,或是現場的文明施工管理,都走在了兄弟隊伍的前面。當時,記者和華泰公司六盤水區域市場的黨支部書記陳忠幹,走進了劉學斌的辦公室、食堂,大大的顛覆了筆者之前對於“民工隊”的印象,與總包方的項目部的管理或伙食,沒有多少差距。

攀談中,劉學斌說,他幹建築20年了,對建築這一行,有深深的愛。從幹小工,到大工,再到當包工頭,後來,有了掌管的勞務公司,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建築工地有所成就,這些年,帶隊伍幹,合作的都是國字頭的大型企業。瞭解到北京城建是北京市屬的大企業,乾的盡是鳥巢、機場、劇院、體育館等大工程,實力強,信譽好,有幸能夠進入北京城建市場,首次合作成功承接了華泰公司貴州六盤水的朝陽棚改項目。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20多年泥瓦工生涯的劉學斌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劉學斌施工的合肥項目

攀談中,他是安徽人,筆者是江蘇人,共同的地域文化,幾乎是同時代的成長背景,讓筆者與他相談甚歡。

筆者感到,他是個敦厚的人,是個靠把活做好,來贏得別人尊重和市場的人。“說實在的!”是他的口頭禪,幾句話,就會有一句“說實在的”,也說明了他心底裡就是一個實在人。

60、70年代,在江蘇、安徽農村,每家每戶總有孩子三、四個,當時農村男青年長大後的出路,上大學的鳳毛麟角,當兵也是一個鄉鎮就那麼幾十個,名額有限,大多數人都是走上幹木工瓦工從事建築業這條路。

71年出生的劉學斌,屬豬,生日是農曆十二月初六。“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在農村,都知道這句話。在安徽農村,男孩子大了,要麼種地,要麼學手藝,學手藝。“我有一姐姐一哥哥,我老小,頑皮,學習沒有學上去,這是人生最遺憾的。” 劉學斌說,他沒有什麼文化,只能跟大多數農村男青年一樣,去建築工地。他學了泥瓦工這門手藝。

起初,他做做小工,主要在本鄉本土的村裡,跟著包工頭蓋農民的自建房,什麼抬樓板、和灰、搬磚都要幹,特別累,但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後來,跟著鄉建築隊分別去了上海、浙江嘉興等地方,主要是幹單位上的大工程,蓋10層、8層的大樓居多,先是在師傅後面幹小工,後來轉大工,開始幹砌牆、抹灰等泥瓦工拿手的技術活,也是泥瓦工的看家本領。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劉學斌在合肥華冶工地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劉學斌背後的高樓大廈有他率隊伍建設的多個樓盤棟號

跟候鳥似的,春節前後回家離家,往往是春節一個沒有出正月,往往一過正月十五,就出發去外埠的工地了,這一去一年都很少回家,大都在年底的臘月二十以後才回家團圓。

劉學斌說,那時年輕,不覺得累。他從小工,幹到大工,做點工多,當時做點工,一天掙一塊五毛錢,就樂得不得了。每天從一早幹到天黑,很辛苦,粉牆、砌磚什麼的。

他說,那時候,真能幹。不像現在勞動保護意識強,只知道幹,沒有偷懶的想法。因為,你假如偷懶,怕吃苦,就沒有人願意再帶你出來幹,不像現在找人難找。

劉學斌說,就是在那個時候靠死乾死學,練就了一手瓦工的過得硬的技術。兩年的學徒期後,他當大工,技術比拼真沒有怕過誰,比如砌磚,速度總是最快的,最多一天,他砌的磚達1600多塊,砌磚的縫隙還整齊,比別人的好,大家都服氣,誇讚他。

手藝不錯,人緣也好。劉學斌在當了泥瓦匠10年後,不少工程隊的老闆,把一些瓦工活兒,承包給劉學斌。一幫人自覺自願跟著劉學斌幹。先是包清工的勞務,後來,發展為承包整個項目或整個棟號。從泥瓦工成長為帶隊伍承包工程後的10年來,劉學斌靠誠信履約、好人品,贏得了源源不斷的分包項目,項目的工程體量也越來越大,從幾萬、幾十萬的勞務包清工,到後來的工序分包,到現在的幾乎整體分包工程體諒突破了千萬元、億元。工程遍佈上海、嘉興、合肥等地,與多家中字頭、國字頭的大企業形成了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實現了共贏。

去年來,劉學斌承包的中鐵集團序列企業的一個位於上海的項目,投入施工人員數百人,工程速度快、質量好,屢屢受到合作方的褒獎。在合肥承建的一個華冶的項目,建築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9家單位施工,劉學斌負責的施工任務為4棟住宅10萬建築平方米的工程,還有商業樓、市政道路等施工項目,產值高達1.6億,投入的管理人員高峰時30多人,投入的施工人員500人,施工的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都能夠按項目總包方的要求履約,被稱為有實力的值得信賴的優秀勞務合作隊伍。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劉學斌與他的合作者在一起祝福新年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與華冶的合作實現雙贏

劉學斌所帶的隊伍,做到管理與時具進,跟上時代的要求和節拍。和一流的大型國企合作,虛心學習和對接一流大型國企的標準,努力使管理正規化、標準化。他所負責的項目都有自己管理方面的“五大員。”這“五大員”都是跟隨他多年屢經歷練和考驗的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人,主要管理者大都是從基層業務崗位一步步培養、歷練和成長起來的,項目上一些資料員學歷,也大多是大中專以上學歷。

“把項目交給劉學斌放心!”錢玉環等與劉學斌合作過的工程總包方領導眾口一詞的評價劉學斌。“劉學斌不坑人,總幫人!”錢康等跟著劉學斌乾的人這樣異口同聲的表示對劉學斌的看法。

的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成就了劉學斌的市場,人品贏得了劉學斌的和源源不斷的合作。

幹工程,有一定墊資能力,是選擇勞務合作隊伍的硬要求。劉學斌這些年,在工程款不到位的情況下,再困難,自己想部分拆借籌措,也沒有發生過跟他乾的勞務人員過年拿不到錢,去甲方堵門討薪的事情。工程甲方也沒有刻意拖欠工程分包款。誠心換得誠心。實現了雙贏。

好的信譽,好的口碑。合作方有劉學斌能夠乾的活主動讓劉學斌參與投標,拿到工程,大家也願意一直跟隨劉學斌幹,每年,劉學斌為數百乃至上千的勞務人員找到了工作崗位,其中,他本鎮同鄉就有上百人,讓大家有了穩定的飯碗。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長江邊上長大的劉學斌

跟著他,不光純粹做小工、技工,幹勞務,還讓一些人,分包了他承接的工程的玻璃幕牆、防水施工專業的子項、分項工程,當上了小老闆,有幾個小老闆,是他引導、教育走上的“正道”。其中的兩個小老闆,是劉學斌一個鎮上的,過去在家無所事事,喝酒滋事、賭博等,搞得家人為他們天天發愁,劉學斌感到,應該讓他們走到正道上來,就把他們帶到手下工作,教給一技之長,循循善誘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從而漸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不僅學到一技之長,還把一些業務安排他們去打理,後來成熟時,讓他們當上了小老闆,把一些業務分包給他們,使的他們有了穩定的事業,還致了富 。

其中一人在他的引導和帶領下,現在分包劉學斌一個工地的某項業務,就自有勞務人員80多人。有事業了,口袋也鼓了,這名小夥子,春風得意,在2017年與一位美麗能幹的姑娘完婚,過上了更加甜蜜幸福的生活;還有一個在劉學斌引導下學到防水技術的小夥子,劉學斌找一個朋友幫忙把一個100多萬的防水工程給這個小夥子幹,讓這個小夥子掙到了第一桶金把過不良嗜好欠下的債給還上堵上了窟窿,還有了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基金。劉學斌,成為他們家鄉好多青年的引路人和致富帶頭人。

致富不忘家鄉!致富不忘生活困難的人!

家鄉有一些公益活動,劉學斌往往慷慨解囊。每年春節回老家,劉學斌都要拿上一家幾百、上千的,去看望慰問左鄰右舍的給老人、困難家庭,從“小兵子,真好”。劉學斌小名叫小兵子。老家的人,提起他,無不眾口一詞的誇獎。他,對於家鄉的父老,從不吝嗇。

泥瓦匠劉學斌的奮鬥之味道

劉學斌進入新一年心中的夢想開始新的航程

時間過得真快!

進入2018年,劉學斌已經跨入了46歲的門檻。

20多年的泥瓦工生涯,讓他無怨無悔!

貴州、上海、安徽……

一個個項目,一幢幢他領銜參與建設的高樓大廈,正一天天拔天而起,成就著劉學斌泥瓦工人生的新高度、新輝煌!

筆者祝願他的項目都取得好的施工成績和經營效果!

通過與劉學斌的攀談,筆者看到了一代人的人生足跡!看到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後幾十年來發展的日新月異,其實是劉學斌這樣的一代人的艱辛付出,是他們滿手老繭,風雨無阻,攀爬在腳手架上,一磚一瓦的在那裡默默無聞的付出!

安全帽,安全帶,頂風冒雪,野外作業,他們是最美麗的人,成就了我們祖國大地最美麗的建築,最美麗的風景!

劉學斌們,筆者心中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