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僅用1年,從一家35平米的小店起步,沒有靠山,沒有背景,於競爭激烈的酸奶類紅海中殺出重圍,劉丹尼打造出一個全新品牌“樂純”,坐擁百萬粉絲。

2年內,“樂純”累計售出500萬盒,曾創下8小時賣出30000份的銷售記錄,月均復購率高達25%,不僅7-11搶著進貨,同時也是半島酒店、華爾道夫等一眾五星級酒店的指定用酸奶。

3年時間,憑藉這款小小的酸奶,劉丹尼先後斬獲IDG資本、真格基金、華創資本等中國頂級投資機構的數輪融資,同時獨得可口可樂數億戰略投資,並開創了可口可樂在亞洲地區投資創業公司的先例。

如斯驕人的成績單背後,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這個新貴“爆紅”的秘密。

1.在爭議和探索中不斷崛起

「樂純」是劉丹尼(Denny)的第二次創業。

在22歲那年,劉丹尼以最高榮譽從沃頓商學院畢業,隨即進入全球最大私募集團黑石工作。但僅僅半年後,劉丹尼就放棄了150萬的年薪,回國創辦社交平臺“連客”。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2013年,連客的發展陷入低谷,劉丹尼入職大眾點評成為品牌營銷負責人,由其執筆的一篇爆文《用PM思維做市場,地推傳單22.3%驚人轉化率》至今仍深受無數市場人熱捧。在經歷過傳統食品和消費企業的工作後,劉丹尼認為,要讓中國食品行業更好,需要撬動兩個槓桿:“全球化的資源共享”和“互聯網化的企業組織架構”,這個觀點則印證在了“樂純”的發展之路上。

2014年,劉丹尼的朋友張喃喃在消耗掉四百多罐試驗品後,做了一款可以媲美歐美水平的酸奶,劉丹尼決定幫她宣傳。冥冥之中,好似一切早有預兆,在留學期間,劉丹尼曾在創業課上留下人生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費城優格,關於如何開一家酸奶店。這是劉丹尼出手的根本原因,並非只因兩人留學背景相同的惺惺相惜。

幾天後,一篇名為《三里屯多了一家價格很奇葩的酸奶公司》的文章,在短時間內便吸引3000多個粉絲自願傳播,不到24小時點擊量超過10萬+。酸奶這種大眾零食屬性的食品,配上廚娘的動人故事,很快經由吃貨們引爆社交媒體。

2015年年初,“樂純”在北京三里屯開出第一家店,定位於為消費者提供零添加的優質酸奶。劉丹尼堅持“公開、透明”的營銷理念,整個空間完全向用戶開放,所有原材料和設備一目瞭然,生牛乳都在顧客的眼皮底下完成殺菌、清洗、冷凝、發酵等一系列製作,最後才將一杯完美的“樂純”酸奶奉上。

同流程一樣公開的還有配方。除了基礎配料表,還包括原料和具體克數,每一步的操作手法、溫度、時間等都昭然示眾。這也成了張喃喃和劉丹尼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張喃喃強烈反對這樣的“冒險”,理由是他們在產品研發上花了大量時間和成本,本是可以做壁壘的,但劉丹尼執意而為。劉丹尼認為,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小食品廠商」,公開與透明是獲得消費者信賴的最佳路徑,樂純要成功,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消費者感知並相信。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同時,他並不認為這個舉動會給予他人模仿的機會,從而對“樂純”造成威脅,相反,劉丹尼認為這會給消費者以更多的參與感,真正把用戶變成產品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把它放在眾人的放大鏡下,並讓更多人參與到改良配方的過程中來,我們就有希望把口味做得更好。”在「連客」失敗後,劉丹尼曾在覆盤中寫到,自己一度將「連客」的創意當作商業機密,後來才發現從創意到產品還有太遠距離。

之後的事實證明,劉丹尼的這一做法成了“樂純”壯大的關鍵。公開透明的生產過程,以及和用戶之間的強關係,讓更多人自發地參與到樂純的產品建設,同時也有利於快速收集新需求來迭代產品。樂純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建議,先後做了低脂酸奶、穀物酸奶、榴蓮酸奶,每一款都成了火爆一時的產品。

即便發起人退出了,執念和信心驅使劉丹尼將事情繼續,儘管外界一度給他貼上了“鳩佔鵲巢”的標籤,儘管海歸金融男轉行酸奶老闆的路上困難重重。有好幾次,劉丹尼都與“死亡線”擦身而過,在渠道拓寬初期,因為產能不足,品控失常,劉丹尼就險些栽在供應鏈上。

一開始,樂純全部採用店內自制,每天產能為600盒,隨著銷量的爆發,產能達到極限,遠遠跟不上上升的銷量。

萬分焦急下,劉丹尼找到IDG資本,資金到賬後,樂純當下收購了北京的一個小工廠,在 4個月內搭建生產線,通過線上渠道將產品銷往全國。誰曾想,一個月後,產能再次預警,在劉丹尼的說服下,IDG資本和真格基金追加了一筆投資。

同時,劉丹尼也接受了華創資本的高成長企業債,“如果不這麼做,樂純德國進口的離心機就進不來,產能就將被卡住。”

北京順義區的工廠在籌備近9個月後,已於2016年5月正式投產,產能在原先日生產12000盒基礎上提升15倍。按劉丹尼的規劃,樂純酸奶將進一步擴張,在全國渠道鋪開銷售。

雖然劉丹尼是圈內著名的營銷高手,但劉丹尼更深諳好產品的重要性,“品牌是80%的產品加上20%的運營,產品是根基。我想讓用戶知道,他們日常買到的樂純酸奶,跟他們能在最高端的場合吃到的健康食物,是一模一樣的,中國人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食物。”

樂純堅持不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劑,至於關鍵的奶源,在經過多次嘗試後,最終鎖定了北京六環郊外農科院基地下屬的奶牛牧場。除此之外,樂純酸奶比普通酸奶多一層純天然奶皮,這層奶皮異常潤滑和香濃。加之醇厚綿密的濾乳清酸奶(希臘酸奶),也使酸奶的口感更加濃厚純正,而且單位重量的營養也得以大大提升。

完全無添加則意味著每盒酸奶都必須像瓜果一樣新鮮,活性菌更需要低溫儲存且保質期較短,因此對冷鏈要求極高。樂純不惜代價建成了全國覆蓋面最廣的第四方冷鏈,保證全程低溫冷鏈配送,在品控上堪稱完美。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這種不計成本的作風,給了劉丹尼對產品本身的充足信心,用戶們對口味的好評更刺激他不斷在產品上投入。出色的品質,使得樂純酸奶開始獲得國際酒店的認可,半島酒店、華爾道夫、香格里拉、香港馬會開始採購樂純酸奶,替代以往的進口乳製品。在行政主廚圈內積攢的口碑,又將樂純引入了進口超市、BHG等高端超市。

同時,樂純也順利進入了以進貨嚴苛著稱的7-Eleven便利店,北京的200多家7-Eleven便利店都接受了樂純,並在貨架位置和銷售方面領先於其他酸奶。

2017年4月,劉丹尼入選美國《福布斯》雜誌“亞洲30位30歲以下傑出人物榜單”,被評價為“他創立的樂純,憑藉健康的原料和打動人心的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年輕城市消費者中躥紅和流行。”

2.酸奶界“愛馬仕”煉成秘訣

儘管均價16元的樂純酸奶比市場上最貴的酸奶還要高出一倍價格,但依然無法阻擋它迅速而持久地走紅。

事實上,消費品牌與市場間的博弈從來就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打造一個久經考驗的消費品如同引爆一篇高傳播文章那麼容易,那每個寫出過10萬+文章的作者早就每人擁有一家可口可樂公司了。能在巨頭的眼皮子底下崛起,“樂純”背後的核心方法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 用三倍極致打造足夠差異化

當把品質做到進口替代水準,不僅擁有了替代機會,也打開了國內更多的大眾市場。

劉丹尼認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一個互聯網品牌只有做到產品擁有至少三倍的差異化,才能贏得消費者感知,最終建立自身的競爭力。

從創立之初,樂純就選擇了不同的戰略路線,定位中高端。除了實現產品包裝的視覺差異化,樂純打出“天然健康”牌,全程無添加,選用最好的原材料,以超過普通酸奶三倍益生菌、三倍發酵菌、三倍生牛乳的品質,打造出超出市面三倍營養價值的具象產品。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同時,與國內的攪拌型酸奶品牌為追求低價,控制成本,選擇稀釋酸奶或添加增稠劑的做法不同,樂純開創性地提出濾乳清酸奶的新概念,採用德國GEA專利技術,脫去整整2/3重量的水分,讓風味酸奶也有純正酸奶一樣的醇厚口感。從口感上與其他風味酸奶稀和的感覺徹底區分開來。

憑藉這一差異化概念,樂純成功打開市場,將傳統的健康+口味的二維需求,變成滿足健康+口味+品質的三維立體需求,樂純不僅在酸奶品類裡完成消費升級,更成功從產品差異升級成品牌差異。

差異化的另一面則是“新”, 在快消品市場中,“新”和“快”是最有力的競爭武器。 樂純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每個月都推出一種新口味,不僅是產品上的推陳出新,樂純還要求持續超越用戶預期。目前,樂純產品的SKU已有近20種,覆蓋原味、抹茶、芒果、提拉米蘇等單一口味及椰子玫瑰、朗姆紅提、藜麥燕麥等複合口味。

消費品總是在不斷湧現、不斷淘汰,樂純的高明之處在於,找到自己的護城河,然後挖得儘可能更深更寬,在價格、品質、新鮮度上都保持足夠的差異化。

2. 搭建“用戶驅動”型運營架構

從創辦之初,劉丹尼就提出“用戶驅動”型的架構方案,真正以用戶為核心,才有可能和巨頭們分庭抗禮。

區別於傳統快消公司圍繞渠道做文章,不直接和用戶打交道的思路,樂純內部一直奉行“用戶驅動”的原則,先挖掘用戶需求,再研發成品,瞭解用戶,一切從用戶視角出發,以此驅動成為越來越懂用戶的品牌。這也正符合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樂純早在產品籌備期就開放運營的每個環節讓用戶參與,包括研發、生產、設計、招募、供應鏈等都是由用戶決定。而這些“樂純貢獻者”在參與、玩和第一批體驗的過程中,對樂純的啟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縱觀樂純之後的很多活動,也是“以用戶為導向”來展開。為了更貼近用戶,樂純甚至將酸奶的包裝變成一本任何人都可以投稿的雜誌,多了人性化的情感和溫度。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通過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研發+輸出與樂純要做的事情”等相關內容,吸引到目標用戶後,再由這批用戶做驅動,來獲取更多的新用戶,同時持續優化用戶體驗,來提升用戶的留存。

一系列緊密的操作背後,凝聚著劉丹尼 “1-9-99”的獨特運營觀:利用最初1%的種子用戶,進行產品最初的完善與迭代;利用9%的KOL種子用戶,進行產品的互動與小範圍的推廣;利用10%以上的種子用戶,建立品牌最穩定的社群,並迅速外擴,去影響與營銷剩下的90%的人。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與品牌的關係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抓住消費者,就抓住了市場,樂純堅持“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實際上就聚住了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

3. 經營IP,而不僅是品牌

樂純一直在產品內涵上細分聚焦,不斷強化“健康+營養”的品牌認知,這不僅給樂純帶來了高辨識度,也成為樂純酸奶重要的價值標籤。

樂純代表的就是最好的食品,這已不僅是一個酸奶品牌,它也可以成為一系列無添加的安全食品的品牌,以至於最終會發展成一個產品鏈的管理公司,目前,樂純已嘗試推出堅果零食販賣搭配酸奶。國內乳品企業在這點上來說,很難達到樂純的高度。

8小時狂銷30000盒,他把一款酸奶賣出了名牌的逼格

只有通過塑造IP,才能和目標消費者建立關係,從一個品類到另一個品類,消費者依然會相信這個品牌的價值,這是樂純的“心機”所在。

3.結語

消費品其實是個簡單樸實的行業,拼的不是天分,而是誰更耐磨、更專注、更用心。

樂純的成功遠非一日之功,產品、供應鏈、品牌,能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構建起自己的壁壘,實非易事。也許就像樂純創始人劉丹尼所說的:

“樂純存在的意義,更像是快消品中的黃埔軍校,為快消品品牌發展前進所照亮的一盞大燭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