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團圓」

利用地理位置彈窗的方式,將走失者信息推送到走失地點用戶,依託精準推送技術,提升尋人成功率——2016年2月,今日頭條啟動了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頭條尋人”項目。

兩年多來,“頭條尋人”公益平臺共彈窗43907例尋人啟事,找到6560人,其中包括2353位老人和627位未成年人。這些數字,每天還在不斷刷新,而“頭條尋人”的能力,也從原本只專注幫助緊急走失者回家,延展到了尋找長期失聯者。

2017年12月,幫助臺灣老兵及後人找到大陸親屬的“兩岸尋親”專項上線,在7個月的時間裡,幫助了49個兩岸家庭,在歷經半個多世紀後,得以重新團圓。

2018年2月,與各地醫院和急救中心合作的“無名患者緊急尋親”專項上線,幫助醫院中那些處於意識昏迷狀態,或因傷病導致無法言語的無名患者們,儘快聯繫到他們的家屬。截至目前,“無名患者緊急尋親”已幫助45位無名患者及時找到了家人。

“頭條尋人”還想做更多:

6月25日,“頭條尋人”以龍巖為起點,開始嘗試為革命烈士尋找他們的後人。

6月27日,出現首個成功案例,找到了在福建龍巖犧牲的江蘇常熟籍烈士任林生的後人;

6月29日,找到了在福建龍巖犧牲的江蘇啟東籍黃加其烈士的後人;

7月3日,找到了在福建龍巖犧牲的浙江南湖籍烈士蔣杏富的後人;

7月14日,幫助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找到河南信陽籍烈士肖永貴和烈士楊裕富的後人;

7月16日 找到了修建南疆鐵路時犧牲的湖南益陽籍烈士杜三元的後人;

7月19日,幫助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找到安徽籍紅軍烈士花其蘭的後人……

截至7月27日,共為28位烈士找到後人,實現了28次,特殊的“團圓”。

7月29日,讓我們共同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