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就在2周前,漫威宇宙第三階段中堅力量《復仇者聯盟3》在中國下映,累積票房23.88億元;名列中國歷史票房總排行第9名;在海外引進影片中,排名僅次於2部神作《速度與激情7、8》。而再過一個月,下一部漫威宇宙作品《蟻人2》又將上映。這將是中國觀眾最近3年看到的第8部漫威宇宙第三階段電影,平均每半年1部。在這8部電影中,票房最低的作品,成績也有6.5億以上。合計總票房更是超過了60億。漫威宇宙的概念,已經赫然培養出一大批中國的忠實電影影迷。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連續8部漫威宇宙大電影,沒有一部電影低於6.5億,足已證明這個概念在中國已經成功站住跟腳

中國電影市場這幾年雖然蓬勃發展,但是由於觀眾興趣愛好的差異,真正能夠大爆的海外電影沒有幾部,除了機緣巧合+場面火爆受歡迎的《速度與激情7,8》以外。其他能夠獲得成功的引進電影並沒有幾部。而在這其中,只有漫威宇宙系列電影,幾乎部部都取得了成功。而在全球範圍內,漫威宇宙系列電影更是票房爆炸,以上這7部作品,累積全球票房更是突破了7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近450億元。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星球大戰8的折戟很說明問題,2018年上映,僅僅2.68億的票房,尚不足全球總票房的30分之一

那麼,漫威宇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能這麼牛?

真說起來,漫威宇宙最開始的起源是來源於漫威漫畫,這是從距今80年前的1939年就開始在美國連載的超級英雄漫畫。漫畫中描繪了許多的超級英雄人物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其中知名英雄包括蜘蛛俠、金剛狼、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等等。這些英雄人物或力大無窮,或擁有超能力,又或者是高科技的象徵。這些英雄人物在一起,構成了漫威漫畫的基礎。深受歐美讀者的歡迎。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雖然歐美很受歡迎,但是以漫威漫畫的這種肌肉風格。估計喜歡飄逸感覺的中國受眾很難接受

當時間來到了2008年,不願意再將角色授權給其他電影公司,從而賺取微薄授權費的漫威公司。突然間靈機一動,萌發了一個奇特的念想:“既然我的那個角色這麼受歡迎,那為什麼不由我自己來把他們集結在一起搞事情呢?乾脆就叫漫威電影宇宙好了”

很遺憾,我們不知道這個想法當初是誰第一個想到的,但是從10年後的結果來看。當初的一句話,到現在已經變成了超過20部的電影,100億美金以上的全球票房。和1000億美金以上的整體市場。

而比這些更為重要的,則是電影大宇宙概念的建立。

總所周知,娛樂產業的IP概念,是最近十幾年來興起的最熱話題。每一個IP,其實都代表了一個成功的故事情節以及其中人物。一個成熟的IP,可以大大降低相關衍生品對於用戶認知的門檻。無論是影視還是遊戲等娛樂產業,都是IP運作的受益者。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2015年的花千骨,當時的IP運作驚掉了一批人的下巴

可是,伴隨著IP數量的不斷增多,以及新的IP創造難度越來越大,觀眾接受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很多娛樂產業的從業者產生了深深的矛盾,不使用IP,明顯用戶獲得成本要遠高於IP產品;使用IP,又容易遭遇用戶的審美疲勞,反而損害作品的口碑和收益。至於原創IP,成功幾率更是低的可憐,讓人連試一下的意願都沒有。漫威宇宙的出現,恰恰在此時給了所有人一個新的希望。

所謂宇宙,簡單而言就是用一個大一統的完整世界觀,將所有情節適合、也沒有根本衝突的IP作品全部容納在一起。在這個世界中,這些IP裡面的角色會互動,故事也可以穿插。哪怕有新IP出現,只要不違背這個世界的基礎規則。一樣可以由知名的老IP帶著一起玩。

這樣一來就可怕了。從這時起,有宇宙的產品碰上有IP的產品,就好比有IP的產品去打沒有IP的產品一樣,雙方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要證明這點,我們只要看看美國隊長這個IP,在宇宙建立初期和中期的票房表現就知道了。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這個增長速度,基本上都可以算在大宇宙觀帶來的觀眾數量成長上

在上映初期單獨憑藉IP力量的美國隊長,和成為漫威宇宙中堅力量後的美國隊長3;兩部電影的票房差距幾乎達到了3倍。而5年來北美年度票房的成長還不足10%。宇宙概念對影片的加成效果,可見一斑。

這個結果,對於整個電影業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基本已經預示了電影行業之後發展的未來。普及到幾乎氾濫的電影IP,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標配而非特點,所有影視從業者必然會尋找創新與發展。而集合諸多IP打造的大宇宙概念,在經過漫威的實踐後,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種架構未來的潛力與爆發力。所以從這幾年開始,包括與漫威相對應的DC《正義聯盟》、重啟的《星球大戰》系列、包括《哥斯拉》、《金剛》等作品的怪獸宇宙系列;都已經將綜合諸多IP的大宇宙觀,作為自己下一個拓展的主要方向。

並且,伴隨著漫威宇宙概念的成功,其他娛樂產業也開始快速參考,進而發展自己的宇宙概念,例如最近2年,遊戲行業中就i經開始流行起不同產品之間聯動體驗,其核心用意,就是在將多個IP的用戶向一個方向整合。

漫威宇宙的概念到底有多牛?它能改變未來20年的娛樂行業

國內陰陽師手遊與犬夜叉的聯動,直接將產品拉回暢銷榜第二

而在中國,同樣也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電影宇宙的概念;以中國IP題材之廣泛,架設仙俠宇宙、軍事宇宙、奇幻宇宙的可能性都存在(例如陳思成導演的唐人街探案2裡,已經有了初步探案宇宙的想法和萌芽);但以目前中國市場的成熟度與電影資本的力量,要想看到真正國產打造的大宇宙系列,恐怕還要等上很長時間。

不管怎麼說,伴隨著全球各種宇宙世界觀架構的蓄勢待發;我們幾乎已經可以預想到,之後幾年的電影以及其他娛樂產業很大可能會迎來這一波新的升級玩法。不過不管內容形式如何變化,對我們這些普通的觀眾來說,能夠看到更宏大的虛擬世界,更多我們所喜愛的影視角色。都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

說到底,誰叫大家都是喜歡夢想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