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在冷戰時期,由東德國家安全部(MFS,俗稱“Stasi”)間諜大師根據現實背景及對人性的精準把握,制定出“羅密歐計劃”,其核心在於通過年輕男性間諜對聯邦德國內可接觸機密文件的女秘書進行攻心誘惑、操控,這一計劃曾一度讓聯邦德國(西德)反間諜機關陷入混亂,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於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德國情報及反間諜機關憲法保衛局

“女,28歲,未婚,溫柔忠實,愛好戲劇和旅遊,希望找一位有責任心、為人正派隨和的單身男子建立家庭。”

1973年,西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圖片”日報,上面這條簡短的徵婚啟示,就是發在圖片日報中最火的欄目“寂寞芳心”。

刊登啟示的人名叫埃爾克·福爾克,1945年出生,目前在西德一家制藥公司擔任秘書,現年28歲的福爾克聰明能幹,工作效率很高,在公司中深受上司賞識,但因為體重的關係,一直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羅密歐,當福爾克刊登了這條啟示不久,就收到一位名叫格哈德·蒂姆的男子來信,格哈德自稱自己是科隆大學的圖書管理員,兩人經過幾次書信溝通,大致的瞭解了雙方情況,並約定在3月的一天進行第一次約會。

約會時,格哈德溫文爾雅,而且善解人意,很快就征服了福爾克的芳心。

僅僅三週之後,格哈德就住進了福爾克位於波恩郊區的家裡,格哈德帥氣的外表使福爾克的生活充滿了陽光,然而入冬之後,格哈德開始變得憂鬱、暴躁,在福爾克的一再追問下,格哈德告訴福爾克,東德國家安全部(MFS,東德情報機關,俗稱“Stasi”)不知怎麼找上了他,並強迫他獲取機密文件,如果交不出,他們有辦法將自己帶回東德,不忍情人離開的福爾克選擇了幫助格哈德。

在格哈德的建議下,福爾克參加了一次西德政府舉辦的秘書考試,並於1974年初,正式進入了聯邦總理辦公室擔任秘書。

這一年,福爾克使用格哈德交給她的偽裝成香菸打火機的微型照相機,第一次對自己在總理府經手的機密文件進行了偷拍。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執行任務的德國情報機構官員

在這期間,福爾克交給格哈德大量絕密文件,這些文件涉及到政府和內閣會議記錄以及西德情報機關聯邦情報局(BND)及憲保局(BFV)的反間諜情報。

但格哈德其實一直在欺騙著福爾克,他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威脅,其真實姓名叫庫爾特·西蒙,是蘇聯克格勃職業間諜,代號奧爾格,由於發展了多名重要間諜,還獲得了由克格勃總部授予的紅星勳章。

庫爾特·西蒙就是被西德反間諜機關稱為“羅密歐”的那種間諜,“羅密歐”由東德國家安全部在大學、青年組織、軍隊中進行選拔,他們首先初選出100人,經過嚴格的資料審查和背景分析,在選出其中10人,這10人還要通過極其嚴格的資格審查,最後在面試中能夠順利留下的,有時甚至只有1人。

選中的人被安排在東德國家安全部位於東柏林的培訓基地受訓,教官則為職業間諜及心理學家,他們為這些年輕的“羅密歐”準備了女性心理學、人際關係操控學等多種課程,當他們畢業後,就由東德國家安全部安排繞經奧地利,以假護照進入聯邦德國。

“羅密歐”們從不使用常規武器進行暴力脅迫,也不會身處竊取情報的第一線,而是利用自身帥氣的外表及善解人意的特質對那些情場失意的女秘書展開攻勢,而選擇女秘書作為目標人物,是由時任東德國家安全部國外情報局局長馬爾庫斯·沃爾夫(國際情報界著名間諜大師,西方情報機構稱其為隱麵人,其所領導下的東德國家安全部曾一度與克格勃並駕齊驅,直到沃爾夫的回憶錄出版後,大多數情報機關才一睹其真容)制定的絕密計劃,這一計劃的歷史背景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量德國男子被納粹送上戰場充當炮灰。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德國情報及反間諜機關憲法保衛局全景

戰爭中,德軍死亡人數高達430萬(出自德國政府官方數據),從而造成嚴重的性別比例失調。

1946年,在24歲到45歲範圍內,德國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1482:1000。

而當聯邦德國(西德)選擇位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成為首都以後,有將近有3萬名女秘書在那裡工作。

因性別比例失調帶來的後果就是,很多女秘書根本找不到結婚對象,再加上職業關係,在職場上多數充當不被人關注的透明人角色,生活中時刻處於孤獨狀態,這就給了東德國家安全部以可乘之機。

同樣由於職業關係,她們可以接觸、複製機密文件、檔案,又不會引人注意。

當目標任務對“羅密歐”產生情感依賴後,“羅密歐”會立即抽身離開,僅在對方假期時與其進行約會,而想得到這種形同賞賜的約會,目標人物就需要對他們俯首帖耳,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做到有求必應。

這一計劃曾獲得極大的成功,而作為東德國家安全部老師的克格勃,也不得不向學生學習,在東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斯特設立秘密基地,以東德為模仿對象,複製“羅密歐”,庫爾特·西蒙就是名義上屬於東德國家安全部的克格勃間諜。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德國情報及反間諜機關憲法保衛局

在總理府工作了三年後,福爾克受命調任聯邦交通部工作,這時,格哈德(庫爾特·西蒙)帶著她到東柏林小住了一段時間,福爾克在這裡受到了親切的招待,兩人乘坐豪華轎車,去東柏林最好的餐廳,住最好的酒店,這一切讓福爾克身處仙境。

然而,當準備動身回波恩時,格哈德(庫爾特·西蒙)解釋說他必須留下,聽從上級吩咐,但他們很快就能再次見面。他補充說,會有新的“聯絡員”同她聯繫,越陷越深的福爾克別無選擇,只好孤身一人回到了波恩。

福爾克的新聯絡員是化名彼德·穆勒和代號亞當的兩名克格勃間諜,兩人的任務是接收情報及交給福爾克新式間諜裝備,兩人在經營福爾剋期間,從未現身,都是採用死信箱進行傳遞,這也是直到今日,在德國情報機關解密的檔案中,未有兩人真實身份的原因。

1979年7月,福爾克調入聯邦經濟援助部工作,在此期間,福爾克將自己經手的有關西德駐有關“熱點”國家及安哥拉、南非和中美洲的大使館報告一一傳遞出去。

1983年,福爾克的母親和姐姐因患癌症相繼去世,而一直視為依靠的格哈德(庫爾特·西蒙)也同福爾克斷絕了聯繫,1985年底,克格勃建議福爾克到東柏林定居,深感疲倦的福爾克拒絕了,她不願意離開年邁的父親和姐姐留下的二個孩子,但福爾克也不敢脫離克格勃的掌控,因為情報機關不想其他機構,並不是說退出就能退出的。

1987年8月,福爾克升任聯邦經濟援助部歐洲處專員,也是在這一年,福爾克受到西德反間諜機關憲保局(BFV)的關注,經過長達半年的跟蹤監視,憲保局於1988年3月將福爾克逮捕。

德國反間諜行動檔案:羅密歐與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

德國情報及反間諜機關憲法保衛局

在審訊室,福爾克對自己的間諜行為供認不諱,根據德國情報機關事後統計,福爾克通過26個死信箱交給了東德國安部近6000份機密文件和檔案,共得到了一枚藍寶石戒指(庫爾特·西蒙送給她的定情信物)及2萬馬克報酬。

有趣的是,由於憲保局的反間諜官員的失誤,福爾克被錯認成東德國家安全部對外情報局間諜,而沒有當做克格勃間諜審判,最後僅被杜塞爾多夫高級法院判刑六年,但僅服了幾個月刑,就在東德、西德間諜交換時被釋放出獄。

埃爾克·福爾克間諜案及同期的其他被羅密歐誘惑的秘書間諜案(筆者據相關檔案統計共有三十餘起),也讓憲保局的反間諜官員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根據舊的安全政策,反間諜機構只能審查涉密人員的配偶,而不允許審查他(她)們的同居者,多起間諜案的出現,也讓聯邦德國通過法案,准許從1988年5月1日起,反間諜機構可以對政府機關和企業裡要晉升為涉密人員的配偶或同居者進行審查。

圖片來源及參考文獻:

克格勃(KGB)解密檔案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解密檔案

東德國家安全部(MfS)解密檔案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解密檔案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Arrests deal serious blow to Soviet spy network》,UPI,1988

《High-Ranking East German Leads Police To Alleged Spy》AP News,1988

《Spy Suspects Seized in Setback to Soviet KGB》,Kenneth Jautz,AP News,1988

《Secretary spy charge》,The Times,1989

《World : Secretary Sentenced as Soviet Spy》times wire services,1989

《Romeo und Elke》,Marianne Quoirin,19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