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DC超級英雄電影《正義聯盟》已於去年在中國上映,片中除了大家早已熟悉的蝙蝠俠、神奇女俠,更多了鋼骨、閃電俠和海王助陣,一起拯救地球。而在這個組合中,神奇女俠和海王都是來自上古神話中的部族——亞馬遜女戰士和亞特蘭蒂斯。

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正義聯盟》電影海報

為何這兩個神秘的部族會被“選”為拯救地球的超級英雄?他們擁有怎樣的強大力量呢?

就讓考古證據帶著大家來揭密吧!

女戰士真的存在?

神奇女俠是“亞馬遜族(the Amazons)”的女戰士,有關這個族群最早源於古希臘傳說。

在傳說中,有一群驍勇善戰的女性族群,有關她們的傳說不絕於耳:她們為了能拉滿弓,甚至割下自己右邊的乳房;每當有男性子嗣誕生,就將其殺害;是厭惡男性的女同性戀者……

而許多神話英雄,如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都曾藉由與強大的亞馬遜女王交戰而彰顯出自身的勇氣及武藝。

這些女王們的名字如希波呂忒、安提俄佩、忒薩利亞等等,長年以來都被認為只是希臘說書人誇大而虛構的成果。但考古證據指出,也許真的存在這麼一支驍勇善戰的女性氏族。

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亞馬遜女戰士

據考古證據,目前很多人認為亞馬遜族就是希臘人稱為“Scythians”的遊牧民族。從目前已經考察過的地中海以北和以東的歐亞大草原的數千座墓葬中,人們發現這個過著馬背上的生活的民族中,女性不僅會騎馬,還會戰鬥、狩獵、彎弓射箭等。

起初,當考古學者們在Scythians族群的墓葬中找到弓箭、矛還有和馬一起埋葬的戰士屍體時,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些器物和屍體屬於男性。但經過DNA鑑定和生物考古的分析,發現該族群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隨著武器下葬,而且有些人身上還帶有戰爭的傷痕。

不過,無論是在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描述中,還是當時一些藝術作品的考古和墓葬的調查(例如俄羅斯發現的“冰雪公主(Ice Maiden)”)的發現來看,Scythians族人的女戰士們恐怕不會像蓋兒·加朵所飾演的神奇女俠這樣性感,更可能是穿著長褲、抽著大麻而且全身刺青的形象。

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戴安娜公主

傳聞恐怕只是傳聞

前面說過,這個女戰士族群為了方便拉弓,會將自己右邊的乳房割棄,因此在現代的解釋中往往認為這個詞源自希臘語中的“缺少一邊乳房”,因為希臘語詞根中a表示“缺少”,而mazon聽起來像是希臘文的“胸部”。這一說法來自於公元5世紀希臘編年學家Hellanikos強行用希臘文進行解釋,然而這說法受到了許多歷史學家和古代藝術家的駁斥,在我們看到的許多同時期的雕塑與繪畫中,都可以發現作品中的女戰士形象並沒有缺少任何一邊的乳房。Adrienne Mayor在其著作《亞馬遜女戰士》(The Amazons)指出,“亞馬遜”其實是個外來名詞,根據語言學家的考證,可能源自古伊朗或高加索地區。

至於說她們是女同性戀者,則是到更近代之後的說法。在Mayor的著作中也指出,這種說法源於俄國女詩人Marina Tsvetaeva,而受到後人採用;而在美術考古的發現上,的確在一個瓶子上繪有一名Thracian女獵人將愛的禮物獻給亞馬遜女王彭忒西勒亞(Penthesilea)的圖案。

但熟知希臘神話的人應該都知道,希臘神話中對男女性別的界線本來就沒有那麼明確,許多神,包括眾神之神的宙斯自己都有過同性伴侶,所以如果亞馬遜女戰士的氏族真的全是女同性戀者,那麼應該也會理所當然地被記載下來。

但事實是,在古典藝術的文學中,僅描寫了女戰士之間強烈的姊妹情誼,至於解讀成愛戀之情則是20世紀以後的事情。因此更可能的情況是,同性戀並非該族群的特質,她們殺男人,但也愛男人。

亞特蘭蒂斯

海王(Aquaman)是海底王國亞特蘭蒂斯的繼承人,其特殊能力時能駕馭潮汐並跟海洋海洋生物交流。

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海王》電影海報

亞特蘭蒂斯的傳說源自於公元前360年古希臘哲學之祖——柏拉圖在其對話錄中的描述。

根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有著令人驚歎的文明,坐落於“赫拉克勒斯之柱”(今直布羅陀海峽)之間,正當亞特蘭蒂斯人要與雅典人開戰之時,洪水來襲,以致“在短短一天一夜之內…那座島嶼就消失在海底深處”。

許多研究學者都認為這只是一段虛構的記載,是柏拉圖為了提昌其“理想國”理念或是勉勵雅典後人所創作的。

在2004年,德國物理學家Rainer Kühne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利用衛星照片對西班牙多尼亞納國家公園(位於直布羅陀海峽北方)的廣大沼澤和泥灘地進行了研究。在其照片中顯示有許多同心圓以及一個長方形,符合柏拉圖對亞特蘭蒂斯港口及海神波賽冬神殿描述中的規格。

而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大學(Hartford University)教授Richard Freund所主導的團隊,則進一步拓展了此研究。在2009和2010年之間,Freund的團隊藉由一系列衛星照片、透地雷達、水下考古等技術,發現了一系列可能指向亞特蘭蒂斯正深埋於海底的線索,其中包括:土壤密度顯示底下埋藏的有機物質可能就是城市遺蹟;潛水人員拍攝到疑似沉入水底的人造結構;土壤核心顯示出有個深水港口的存在;甲烷氣體的發現可能為遺蹟腐蝕所產生等等。

DC正義聯盟:考古學家們眼裡的亞馬遜和亞特蘭蒂斯

海王

同時,該團隊還在西班牙中部的古城Cancho Roano的城市門坎上,找到了同心圓的符號。Freund教授認為,這很可能就是當時在洪水中逃過一劫的亞特蘭蒂斯人逃亡到西班牙中部,並以此方式憑弔昔日帝國的證據。

對於這樣的說法目前還存有爭議,西班牙政府的高等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的人類學家Juan Villarías-Ribles就對此說法嗤之以鼻,認為Freund的研究缺乏可靠的科學基礎,並且還誤讀了當地團隊從2005年起的研究成果。

究竟亞特蘭蒂斯的後裔是像海王隱身在冰島,還是流亡後默默地隱藏身分成為西班牙公民呢?就有待更進一步的考古證據來證明一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