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移民一定要很有錢?移民這件事,適合的≠貴的!

01

什麼人適合移民

移民如婚姻,講究的是三觀一致。文化乃至語言上是否能融入都不要緊,但價值觀一定要和移居的國家接近或一致。這樣移民後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畢竟除了資產外,我們帶不走國內的氛圍、國內的人際關係、國內的社會地位等等。

事實上,對於第一代移民來說,大部分人終生都無法完成文化的融入,這和他們所處的時代是有關係的。

新移民職業共同的特點是高度依賴個人能力且社會化程度偏低。如果本身的職業是依靠專業知識和創造性,直接生產產品和服務而非依靠經營管理時,則更容易在移民國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

誰說移民一定要很有錢?移民這件事,適合的≠貴的!

這個原則對於留學之後是否移民的抉擇同樣適用。比如說,從事技能類工作的人可以更好的適應國外新工作,而從事管理的人就比較難了。

內在性格也是影響移民抉擇的重要因素。中國至今仍是一個集體主義思想為主導的國家,跟大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社會價值觀的趨同性強,包容性差,私人生活中距離近,界限少,喜歡的人覺得這是人情味,不喜歡的可能感受到的就是群體壓力。

獨立性,這是考察性格中是否適合移民乃至是否適合留學的最重要因素。它包括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包括獨立思考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02

什麼時候適合移民?

誰說移民一定要很有錢?移民這件事,適合的≠貴的!

除了絕少數全球化的職業,最適合移民的時間要麼是開始工作之前,要麼是財務自由(退休)以後。

財務自由之後的移民,可以視為一種長期的消費行為。

不管是30歲還是60歲,如果確定自己不再需要從社會勞動中獲取金錢,而只是在未來享受生活直至終老,那麼在地球上找個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地方居住是再愜意不過的事。

退休移民者也無需融入當地社會,他們可能會形成自己的移民社區,或與祖國保持完美的同步。更多的人會定期往返國內和移民國,過一種類似於東北-海南的候鳥生活。

如果希望在另一個國家長期工作生活,則最好在求學的階段即將移民的計劃考慮進去。留學+畢業+工作=移民這條路不僅比其他移民渠道更經濟,也是融入當地社會最自然地一條途徑。

另外,對大部分人來說,中年移民並不是個好主意。這一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正值家庭壓力最大的時候,夫妻移民則涉及到三代人生活的改變,過程不可謂不繁,成本不可謂不高。

作為第一代移民,總是最艱難的。

對於父母,贍養難度增加;

對於子女,可能會成為兩國人,孩子也許連自己的中文名都不會寫,著急了頂嘴都會說英語。

誰說移民一定要很有錢?移民這件事,適合的≠貴的!

與上下兩代人割裂的情形,或輕或重幾乎都會出現在新移民的生活中。如果不能放下自己的責任或權威,便容易陷入無謂的執著。與其輕易的決定是不是適合移民,不如親自到自己想移民的地方去居住一段時間,這樣才能判別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移民。

最後,一個完整的移民計劃也需要包括一個妥善的“退出機制”。例如移民辦理過程中遇到問題未能成功,是否有備選目的地?移民成功後遇到工作或財務危機,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度過?

問:為什麼“移民不移居”越來越受歡迎?

誰說移民一定要很有錢?移民這件事,適合的≠貴的!

1、“移民不移居”轉型主要為子女教育

中國經濟發展迅猛,發展機會多、獲利較快,再加上生活習慣等因素,使得許多移民主申請人選擇長期居住在中國,將度假及子女教育安排在海外進行。

正在準備辦理移民的李先生說:“我的移民目的主要是子女教育。考慮到融入當地社會等問題,我和妻子並不打算長期在國外生活,因此首先考慮那些能讓子女接受優質教育,而且移民政策優惠的國家。”

2、新移民堅信,海外房產可保值升值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海外購買房產,主要基於以下四點理由:第一,為子女留學作準備;第二,為全家移民做準備;第三,出於資產安全考慮;第四,投機炒房。

3、得到了海外身份,也維持了國內的事業

對於大部分高淨值人士來說,在國外也就是遊轉一圈,獲得了身份後,為了維持國內的事業機會,依然選擇留在國內。

不少新移民覺得移民就像拿個境外"戶口",到國外往返方便一點,有什麼問題在海外也有個落腳點。將來退休了,憑海外身份享受更好的養老生活和福利待遇也很不錯。

4、轉變國籍,曲線融資渠道

移民也成為了曲線融資的一個捷徑。對於一些企業的法人代表來說,國籍變更後,有望獲得稅收、用地、用工等政策便利,甚至融資渠道也更加多樣化。因此,移民對企業主的誘惑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經濟下滑的時期,以移民為方式爭取更多喘息的機會顯得尤為重要。

見證了國內黑心企業的崛起,也見證了身邊源源不斷的移民人潮,對於有資本移民的家庭來說,想不心動是不可能的,移民並非小事,但如果想清楚了的話,移民一定要趁早!

對移民有興趣的可留言諮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