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石屏花腰彝繡藝坊:巧手繡出五彩錦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點擊標題下方紅河旅遊,瞭解更多旅遊資訊。「雲南旅遊新方向,雲上梯田,夢想紅河」

花腰彝是生活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北部高寒山區的龍武、哨衝鎮一帶的彝族支系尼蘇人的一部分,現有3萬多人。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花腰彝的稱謂來源與他們所穿的服飾鮮豔奪目、腰繫繡花腰帶的著裝打扮有關。長期以來,花腰彝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服飾。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花腰彝族傳統服飾做工精細又講究,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服裝,往往要花三四年的時間。其中,需要掌握刺繡、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貼布、勾邊等各種技法。

花腰姑娘從七八歲開始就在長輩的指導下學習刺繡,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長到十四五歲時就成為刺繡能手,能獨立繡出巧奪天工的衣裳。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花腰刺繡的圖案設計源於現實生活和圖騰崇尚,寓意豐富而深遠。繡品有的雍容華貴,有的樸實大方,集藝術觀賞性與生活實用性於一體,體現出花腰彝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是民族民間的藝術魂寶。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石屏縣花腰彝繡藝坊成立於2009年5月,繡坊坐落在石屏縣異龍鎮小西山,張翠蓮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地道的彝族花腰人,自小喜愛刺繡的她開辦了繡藝坊,以“紮根傳統,秀出時尚”的設計理念,生產化妝袋、荷包、便攜挎包、錢包、手機包、各種小掛件飾品,產品走大眾化路線,主要作為禮品贈送,花腰刺繡產品,深受群眾喜愛。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正在刺繡的花腰彝繡藝坊負責人張翠蓮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人文」石屏花腰彝绣艺坊:巧手绣出五彩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