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世界經濟好轉了,地區風俗文化的發展是否也要同步?女性歧視,是否真的煙消雲散?電影《沙漠之花》,可能會將答案以某一個角度浮現出來。

相信很多人都是全程一張嚴肅臉地揣摩觀看完這部電影的,小編也是如此。這部電影是根據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書改編的,關於非洲索馬里“割禮”的陋習的故事。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割禮器具

試想一個年紀五歲的小女孩在這樣簡陋的器具和猙獰的割禮師的面孔下受到身體器官的剝奪,是多大的一種傷害。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場景切換。在這部電影裡,一開始片頭是從燈紅酒綠的歐洲生活切入的,後半部分採用“回憶殺”的技巧,把女主在索馬里的生活以及她遭受到的一切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看者面前。沙漠裡的狼狽和都市裡成為超模後的精緻,畫面對比感極強,時而現實,時而回憶,而且切換自如,切換的場面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同時,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更是突出強調了一些地區落後風俗的待改革性之強的主題。因此,電影的感情基調總體上也是沉悶的,畢竟是這一殘忍陋習背景下的故事。

情節簡單。這部電影的主要線索是華莉絲的足跡。主要講的是華莉絲在接受割禮後,不想委屈求全按照父親意願嫁給60歲老頭兒而赤腳逃婚在沙漠中差點丟了性命。後來到倫敦被好心的瑪麗蓮收留,在打工的餐廳裡遇到伯樂,最終成為世界頂級名模,並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

人物神情捕捉。細看會發現,在華莉莎成為超模後拍攝中的每一個鏡頭,她的眼神都是那麼堅定,彷彿蘊含著一種信念,就跟她在結尾的時候倡導廢除割禮陋習時一樣的堅定。

《沙漠之花》:生在沒有“割禮”習俗國度的你,是多麼的幸福啊!

對於那些落後貧苦地區來講,生活本就不易,他們的希望就像沙漠裡的泉水一樣,少得可憐。而醜陋的習俗讓他們雪上加霜,像死水一般,把那裡的人浸透得腐爛。特別女性的地位,總是被落後腐朽思想左右。電影映射了現實,希望有一天這些不好都會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