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首次貿易談判無果而終,日本「拖延戰術」還能撐多久?

儘管美國步步相逼,但日本一直試圖在貿易談判中避免和美國發生正面衝突。

雖然雙方在臺面上表現得相互尊重,但實際上談判毫無進展的事實,為9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面埋下了隱患,日本的“拖字訣”屆時是否仍能奏效?

伴隨上週末(8月9-10日)美日貿易協商的細節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美日此次談判的尷尬之情亦全面顯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在9日的第一天全體會議上,雙方僅僅談了20分鐘就草草收場,而會議的兩大重點議題:貿易規則和市場開放問題上,雙方在兩日會談後均稱,沒有就具體問題達成任何成果,雙邊僅同意為促進貿易發展制定共同策略,同時將於9月就相關問題再次舉行會談。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在同美國的多次貿易談判中有兩個特色:第一就繞彎彎,避免正面衝突,表面答應背後卻不執行;第二是拖字訣,對此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氣憤地說,日本說“是”(Yes)的時候就是在說“不是”(No)。

互亮底牌,雙方要價差太遠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9日在華盛頓正式舉行美日貿易協商首次談判,然而在互亮底牌的過程中可以看到,美日相互的要價相差甚遠。

其中,在貿易規則問題上,美方要求同日本簽訂雙邊自貿協定(FTA),但日本堅持要求美方回到多邊貿易框架中來,即迴歸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一直有意與日本簽訂FTA。今年4月,特朗普和安倍晉三達成共識,要建立一個全新的貿易框架,以實現“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貿易。

同時,特朗普在就職美國總統後不久,便退出了TPP。然而日本並未跟隨美國退出,相反充當了TPP談判中的領軍角色,加速推動TPP的進程。

今年3月,除美國外的11國簽署了修訂版的TPP,即“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日本始終希望美國可以回到TPP框架中來,其原因之一在於,日本並不想做出超越TPP範圍的更多讓步。

而這正是美國在試圖在雙邊的FTA中所力爭拿到的。

以牛肉為例,此前美日在奧巴馬時代達成TPP協定時,日本農民聽聞日本政府要在該領域妥協,便威脅組織在首相官邸舉行大遊行,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後因美國妥協,日本農民才罷休。

為此,在市場開放問題上,此次美國舊事重提,要求日本開放其牛肉市場,並擴大對外國汽車的進口,否則美方將對日本徵收汽車稅,但日本既不想開放牛肉市場,亦不認為徵收汽車稅符合現有世貿組織(WTO)原則。

2017年美國對日貿易逆差為688億美元,日本是目前對美貿易第三大順差國。也是美方極力希望改善貿易失衡的目標國家之一。

美國步步緊逼,日本還能拖多久?

萊特希澤在7月底的一次聽證會上表示,將會與茂木敏充在未來30天內展開磋商,爭取達成總體意向,並會在談判中拿出非常主動積極的談判日程來,不過此次可以看出,美方並未對日本施加太大壓力。

一個細節可以看出目前美方的耐心:在同期舉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中,特朗普在推特上曾屢屢威脅對加拿大徵收汽車稅。

“他們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實在太高了。如果不能達成交易我們就對他們汽車徵稅!”特朗普威脅道。不過對於同樣沒有任何成果的美日首輪貿易磋商,特朗普卻沒有發表任何威脅性言論。

日本方面則傾向性於認為,起碼在目前為止,其“拖延戰術”是成功的。茂木特地在記者會上指出,“日本和美國同意繼續以互信為基礎進行討論。”

實際上,“互信(mutual trust)”一詞是日本代表團在總結第一天會談的文件草案中,最希望看到的一個關鍵詞。將此詞納入意味著,日方要求在談判期間不要對日本汽車徵收汽車稅,而美方也對此作出了承諾。

一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方面理解加入該關鍵詞的重要性。這意味著美國不會做出任何會背叛這種信任的事情,譬如在談判進行中突然提高汽車關稅。”

實際上,美方對歐盟也作出了類似承諾。在7月25美日歐達成的共同聲明中,雙方表示,在談判開始後,除非一方叫停談判,則雙方均將暫停對等互徵關稅。此舉暫時解除了汽車稅對歐洲的威脅。

不過,日本還能拖多久呢?東京國際貨幣事務研究所所長渡邊博史認為:“對日本而言,重要的是要避免被迫參加一場短程比賽,即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前必須對美做出回應。”

然而也正是因為在11月將面臨中期選舉,特朗普極有可能在9月下旬同安倍會面時,當面以汽車稅“要價”威脅日本。

對美國汽車的出口是日本經濟的主要增長來源,汽車佔日本對美出口額40%,如果針對汽車徵25%關稅,日本近一半的貿易就“黃”了。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是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國內市場狹小,十分需要外國市場。

但日本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面臨著兩難選擇:要麼承受汽車稅,要麼令安倍支持率受損,而考慮到日本國會將於明年舉行選舉,安倍能騰挪的空間不大。

但“美國人都是急脾氣”。周世儉總結道,此外雖然在貿易戰中日本一再忍讓,避免正面衝突,但美國絕不會手軟退讓。

此前,據第一財經記者查閱WTO文件得知,在鋼鋁關稅問題上,有8個WTO成員直接宣佈實施反制關稅,分別是歐盟、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加拿大和墨西哥。但實際上日本僅向WTO發過文件,從未真正啟動反制裁措施。

(實習記者林然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