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在家準備音頻課程,正好講到袁枚的《隨園詩話》中關於“惺惺相惜”的一段,覺得我與先生的相知,可以作為此段的註腳。今年我們婉謝了很多外出講學的活動,在家以粗茶淡飯相守。春日的時鮮菜蔬足以讓我們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有心一起獨創新菜譜,用賞心悅目的盤子裝點了搬上餐桌,美酒對酌,愜意悠閒,正可謂是“未飲心先醉”。

天氣和暖的日子,先生終於願意一同下樓,搬張舒服的藤椅,啜著明前綠茶,坐在那棵還未開花的桂花樹下。他隨意地瀏覽著手中的報紙,我有一搭沒一搭地忙著手工活。坐久了方知此地的好處,一牆之隔就是明代私家花園秋霞圃,園中綠樹探出一枝枝新綠,小鳥啁啾,春意盎然。相互對視,心中竊喜,原來這才是最好的“借景”。

再有閒情,就繞著小區逛一圈,賞賞櫻花,觀觀海棠,偶爾駐足到鄰居院子中探望那幾株牡丹。一時興起,也會到附近的陸儼少紀念館觀賞新近的名人畫展,去嘉定博物館參觀鼻菸壺展。一路上看到一段殘枝一片枯葉,我還是會如獲至寶般撿回家,腦海中構思的,永遠是怎樣把它們變成別緻的藝術品。先生由先前的調侃而變成無條件的支持,於是縱容得我越發欲罷不能,各種創作靈感猶如春日勃發的枝條。

內心深知,人的一生,內心的舒適愉悅最為難得。我們享受著簡單平凡而又充滿意趣的每一天,並饒有興致地商議著讓家裡有更多的綠植簇擁,讓每天的生活情調更加濃郁。先生歡欣之餘,將以前寫的那首七言絕句《贈丹華》,又添上幾句改為律詩:

贈丹華

詩結良緣緣自珍,三生石上認前因。

微群獨步吟紅豆,野趣同尋踏綠茵。

盤進藜羹偏有味,室盈鳥語恰添春。

從今不羨鴛鴦侶,相守芸窗共夕晨。

我每天在微信公眾號上寫文,先生不再抱怨我耗時過多,而是忙著給我轉發、點贊。我對藝術的各種形式都有興趣探索,他也湊趣在一旁出謀劃策。

一個人遇到對的人很重要,相處在一起彼此感到時光如池水般恬靜,即使是偶爾的拌嘴,也總是以相顧一笑收尾。

我與先生因詩結緣,故我亦作詩一首,以表心意:

春日小坐

細草垂盆掛,窗臺綠意閒。

微風傳鳥意,老桂對階沿。

心遠長天闊,情濃白水甜。

茫茫人海里,何幸得良緣。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稚吟秋聲:春日即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