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深刻揭示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中國面貌,而且也正在重塑世界秩序,給人類和平與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實踐證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闢了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新路徑,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意義重大,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具重大而深遠影響。

成功開闢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時代化大眾化新境界

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只能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探索前進。恩格斯說過:“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麼程度。”我們黨在90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始終結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沒有丟“老祖宗”,又說了很多“新話”,並且明確了新時代治國理政的一系列科學理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立足國內國際形勢發展的新特點,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大命題,努力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起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並且成功付諸於實踐,推進了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吸取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提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全面從嚴治黨”“‘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等新思想新戰略,這些都體現了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遵循和發展。

可見,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終結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在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能否建成社會主義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社會革命,開創了後進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次又一次飛躍,進一步生動詮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和生命力,對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成功開創人類走向文明的全新現代化道路

20世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命運各不一樣,尤其是社會主義既有凱旋高歌,也有曲折坎坷。現在每個國家都在探索自己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可是世界上搞現代化失敗的例子卻比比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證明了,社會主義不僅能夠成功實現現代化,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甚至超越,而且還能夠建設成為獨立自主的現代化強國,最為重要的是還改變了世界現代化以西方為標準的基本格局,為其他國家提供了除西方發展模式之外的一個全新選擇,展示了後發國家的優勢,為人類擺脫貧困落後樹立了榜樣。

把落後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納入整個世界歷史和人類文明發展的軌道,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探索落後國家現代化道路時的共同願望。中國的發展奇蹟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基礎上,發生在一個具有超長文明史、超大國土面積、超大人口規模的國家裡,這是偉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這麼大的制度變革和這麼快的財富增長。我國用短短的40年,迅速擺脫貧困,達到小康,初步實現了共同富裕,走過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100多年走過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路程。中國作為世界性現代化的後來者,為世界的經濟增長、減貧和貿易作出了貢獻,同時中國也實現了從落伍者、捱打者,到追趕者、 趕超者,再到成功者、貢獻者的角色轉變,這是前所未有之大變局。這樣的發展、這樣的鉅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罕見的。中國的發展道路還站在人類道義制高點上,使現代化不再建立在擴張領土、奴役他國、殖民掠奪的基礎之上,規避了資本主宰勞動的發展邏輯,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發展模式的現代化之路,通過自主的選擇、自己的力量、和平的方式闊步向前。中國道路不僅改變了自己的歷史命運,更改變了原來落後的面貌,也終結了西方模式主宰世界的線性史觀,開闢了人類社會第二條現代化的成功之路、正義之路,向世界人民展示了通往現代化並非只有資本主義路徑的光明前景,豐富了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尤其是對因簡單複製西方發展道路、發展模式而陷入“現代化困境”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啟示借鑑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人類追求文明進步開闢了一條新路,不僅正在改變中國,而且還必將影響世界。正如鄧小平所說:“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指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無法想象的壯麗場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年曆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

成功破解世界社會主義進程系列難題

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給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現實的、無限的希望。但20世紀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遇嚴重挫折,西方世界歡呼 “歷史已經終結”,宣稱人類歷史發展將終結於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制度。中國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改弦更張,而是更加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旗幟和方向,今天以“四個自信”的底氣和姿態邁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打破了“歷史終結論”的幻境,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中流砥柱,引發了整個世界對社會主義中國的關注。

當前,世界處於大變革大調整大轉型時期,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制度創新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狀況形成了鮮明對照。同歐美一些國家受困於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相比,同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發展陷阱相比,同西亞北非一些國家政治動盪、社會混亂相比,我國發展“風景這邊獨好”。從這些鮮明對比中,我們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異軍突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縱觀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還沒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像中國這樣,能夠從理論、路線到實踐全面系統地解決社會主義發展的前途和命運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過出色回答落後國家的社會主義發展問題,重新闡釋了社會主義運動的時代進程和空間模式,續寫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篇章,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和強大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新的方式讓社會主義這一綿延500多年的進步思想在世界東方展現出強大生命力,為“世界社會主義何處去”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與全人類分享了發展經驗,為人類通往真理之路和追尋理想社會樹立起了新的航標。這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社會主義的新生,已經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重要動力,開拓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進到了新階段。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髮展,我們的制度必將更加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更加突顯,我們的道路必將更加寬廣,我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新時代我們面臨的情況更復雜、任務更艱鉅、挑戰風險會更多,要完成與資本主義並跑的任務,本身就很了不起;現在還要建設一個真正超越資本主義的更美好的世界,就必須付出更艱苦的努力。

成功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進入21世紀,世界和中國的發展環境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全球性問題層出不窮。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裡”這些“時代之問”,中國始終發揮著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人民將繼續與世界同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主張和理念超越贏者通吃的霸權邏輯和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彰顯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當前,中國正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實現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增長和減貧,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然而在當前國際上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乃至極端主義思潮湧動,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全球發展失衡這三大根本性矛盾仍比較突出,世界對中國充滿期待。中國現在有能力,也有責任為當今世界發展增加更多確定性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道路初步展示了國家的普遍價值屬性,也體現了人類社會價值的普遍性。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和“重要引擎”,為世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引發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視和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審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在國際層面上,反映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幷蓄的文明交流”等人類社會的文明理念,同時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重大自然災害挑戰等人類社會重大議題方面,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張通過平等協商,加強多邊合作來應對,給出了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理論回應。中國道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也為人類文明前景提供了理念、制度、道路和發展模式的全新選擇,增強和擴大了科學社會主義理念在當代文明中的影響力感召力。

中國道路對現代化的重構,既不同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也開拓了民族國家相對獨立的社會主義進程,使世界資本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對比在21世紀發生新變化、呈現新格局。列寧曾經指出:“沿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決不會窮盡它);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麼也得不到。”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生輝添彩,這是對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貢獻,也必將迎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未來。

(作者簡介:李海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