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一直想做一隻這樣大而深的撇口盤,放在茶席做壺承、做果盤,放些小玩意也蠻適合。終於,趁著燒窯的好季節,把種在心底的願望,變成了手裡沉甸甸的大盤。喜人的傳統園景花草,洗練飄逸的明代風,古雅格致,賞心悅目,一款有淡淡花香的茶席伴侶。再配上一款同款的花草杯,再雅緻不過了。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又到了景德鎮最美的季節,

春風一夜間,

喚醒了滿院的花草。

這時,

最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

畫圖稿,賞花草,

陣陣清風拂面,甜香沁人,最美了。

此情此景,

也讓我不禁又動了把這滿園春色

畫到瓷上的念頭。

剛好,

當下正是容易燒出好東西的時候,

最好不過學明代匠人種花於瓷,

留住大好春光。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明人最善於在塵囂中發現靜謐,

似乎也是一種天生的本能。

而他們與花草彷彿也有著不解之緣,

從華麗的纏枝,

到雋秀的折枝,

乃至一束素雅的蓮,

無不是心之所寄,

以及他們筆下最美的存在。

當然,他們不會想到六百年後,

這些花花草草都成了價值抵城的稀世珍品。

所以,

我把自己心中最美的春色,

也都畫在這隻大盤裡。

不過,

師古不是為復古,

而是賞古人之趣,

品古人所好。

雖是明風,

但器型、畫工、細節,

卻是一絲不苟的覺山隱窯風格。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以畫片為例,

既是表現花草,又不止於花草,

一幅「閒庭春景圖」成了盤的主角。

清早的陽光灑在穿過庭院的小溪,

岸邊花草飲飽春露競相綻放,

煙波流雲,水霧繚繞,

宛若仙境一般,

想來這也是古人與今人都向往的情景吧。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溪岸邊的洞石,

是整幅畫中的點睛之筆。

造型自然古拙,

可恰好與花卉形成互補,

不僅映襯花草的秀美,

更為整隻盤增添了幾分沉練與雅意。

洞石腳邊水草、蘭芝、野花、古樹環繞,

對岸花草不與雷同,

卻暗自枝頭相迎,

似人工修葺,又似自然造物,

雖是青花一色,但見百態芬芳。

幾筆曲折線條,

便成了蜿蜒小溪,

隨形就勢緩緩淌過,

讓整幅畫有了生氣,

活了起來。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盤心之外是八組花草,

或嬌嫩、或秀氣、或清雅。

這時節,

庭院草堂、水畔石階,

甚至牆根下都見得到,

可雖是常見,

卻最怕畫得俗氣。

想做好,

需要下功夫,要用心思。

八種花草,

既要各展風姿,

又要能相安而不突兀,

是件挺讓人頭疼的事,

也是要克服的難點。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我們再次師法古人,

從文人畫中獲取靈感。

將國畫“沒骨技法”與瓷畫技法結合,

成為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細看幾叢花草是一筆畫出,

與傳統的勾線分水完全不同,

枝葉脈絡瀟灑飄逸,

十分有靈氣。

肆意卻不隨意,

一花一草都有自己的規矩。

可這種畫法需要把底稿在心裡畫完,

而不是在瓷上預先勾好照著描摹。

雖然畫每一隻盤,

都要多耗費幾倍的時間,

但看到那靈動的花葉,

一切都是值得的。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心願已圓滿,

擱在手邊先用了幾天,

盤子無論做壺承還是裝些水果茶點,

大而深的盤確實更舒服些。

加上杯子相配,

案上滿是生機勃勃,

讓人心生歡喜。

趁著春意最勝的日子,

分享給各位,

希望也為您的茶席帶來幾分春色。

種花於瓷,留住一年最美的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