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時間過得真快,

似乎從開春的乍暖還寒,

一步就跨到了歲末。

今早看看牆上的日曆,

明天竟是冬至了。

這個季節,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冷。

雖然南方還未及冰點,

可昨天一位久居北方的老友說,

那裡早已銀裝素裹,

正是煮酒烹茶的時候。

所以他問有什麼好推薦的時候,

最應景的器物無疑是雪景山水了。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說到中國山水畫,

雪景是最受人喜愛和最有影響的題材之一,

其實在傳統青花畫片中也是一樣。

而作為我們的主打畫片,

雪景山水器物在不少老玩家心裡排第一。

如果美有大小之說,

「樸素」無疑為一種大美。

中國文人的審美傾向同樣以樸素為美,

這與我們骨子裡的儒家思想影響

有著直接關係。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好古之人無不好雪景,

因其最能表現這種「寄至味於淡泊」的美,

以及空寂清澈的心懷。

書房入門一幅雪景山水,

就可辨識主人的品味和意趣之高。

即便是青花「以青當墨」,

一樣是毫無造作的素。

青花雪景山水畫片,

簡單,不拖泥帶水,

幾乎以白色的層巒為主,

天青水藍相映,

雪崖枯枝蒼勁,

萬物見素抱樸。

難怪覺山隱窯的玩家

會偏愛這不動聲色的雪景山水了。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事實上,

在山水國畫領域,

雪景題材歷來被名家推崇,

最主要就是創作難度高,

擅長雪景題材的,

也都是功力深厚的名家。

而想要在瓷器上呈現更不容易,

尤其以仿國畫留白法,

通過釉色表現出雪的厚度和層次,

非其中高手很難駕馭。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一直以來,

覺山隱窯雪景受開山祖師王維影響最深,

師法經典,加以臨摹,借古開今。

據《宣和畫譜》記載,

王維的雪景大約有二十餘幅流傳,

在他的筆下,

雪如雲如龍,

氣象萬千。

更讓人驚歎的是,

在一片無色無塵的白色蒼茫中,

仍能感受到滿滿的人文意蘊。

所以,

覺山隱窯的雪景畫片都會看到人跡,

或策杖賞雪,或負擔而行,

或山亭聽禪,或獨釣寒江。

正是這些人的存在,

才讓一片白雪覆蓋的山川充滿了生機,

讓畫活了起來。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就拿這隻新品重器

「青花雪景山水筆筒」來說,

三旅伴拾徑而上,

亭中好友已等在那裡,

接下來四人烹雪煮茶、論道談禪,

非常有故事感,

如身臨其境。

稍加轉動,

又是一幅漁翁休憩圖,

湖光山色,豁然開朗。

一隻筆筒蘊含大千世界,

天人合一,相映成趣。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相比杯子來說,

這隻筆筒更顯大氣,

立面平直,

宛如一幅捲起的雪景山水畫作。

大尺寸把山的高遠和深遠,

表現的淋漓盡致,

疊嶂延綿的層次感,

特別有衝擊力。

而水面悠遠的感覺也出來了,

千帆過盡,飛雁划水,

非常有味道。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筆筒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文房第一器,

雪景山水筆筒最有清雅絕俗之趣。

此雅物置於書案上,

與主人風韻同具一味,

定賞玩相看兩無厭。

借一方筆筒,雪藏大雅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