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中國富豪榜上的富豪,並不是每一個都是有真材實料,榜單上有不少富豪的財富存在巨大的水分。比如說曾經登上過富豪榜榜首的施正榮。施正榮是2006年的中國首富,當時他創業不過才5年的時間。施正榮一度成為了神話人物,甚至被英國《衛報》評為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

不過後來東窗事發,事實證明施正榮不過是一個靠忽悠的大騙子。施正榮忽悠並不是靠他的嘴,相反他的口才並不好。施正榮成為中國首富,靠的是他科學家的身份。當然還有就是多方勢力功利的心態下,促成的一個畸形產物。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施正榮出生於1963年,小時候他被父母遺棄,是養父養母把他撫養長大。養父養母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是依然支持他讀完了大學。隨後施正榮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士。而且施正榮拿到了公費留學的機會,去了澳大利亞留學。施正榮在澳洲師從了國際太陽能的權威馬丁·格力。

馬丁·格力是2002年的諾貝爾環境獎的得主,是真正的泰斗級的科學家。施正榮在澳大利亞學習非常認真,他發明了多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並以此拿到了博士學位,同時還拿到了十幾個發明專利。

隨後施正榮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成為了一個外國人。拿著公費去留學,學成之後卻沒有回國報效祖國,反而加入了外國的國籍,施正榮的人品可見一斑。在澳洲呆了一段時間之後,施正榮卻發現國內的創業圈非常紅火。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施正榮後悔了自己留在了澳洲的實驗室,他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一個億萬富豪,而不是一個清貧的科學家。1999年,施正榮帶著自己的全部積蓄40萬美元回到了中國。他決定回國創業。

當時施正榮去了上海的技術交易所演講,希望獲得融資。不過施正榮的表達能力有限,他說了很久之後,沒有一個人聽得懂。施正榮更像是一個學術派,而不是一個生意人。

不過隨後施正榮認識李延年,他原來是無錫經委的副主任。兩個人決定一起合作,李延年利用自己巨大的人脈資源,成功幫施正榮找到了600萬美元的投資。施正榮則自己投入了40萬美元的存款,還提供價值160萬美元的技術。隨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當時世界爆發了一陣光伏的熱潮,施正榮的尚德一飛沖天。4年之後,尚德的收入進入高達100億美元。施正榮成為了資本的寵兒,甚至有人稱他為光伏界的比爾蓋茨。

2005年,尚德在美國成功上市,施正榮成為了中國首富,身家達到了186億。一年之後施正榮獲得了CCTV的年度經濟人物,當時給他頒獎的就是他的老師馬丁·格林。

不過光伏產業只是一場鏡花水月,因為光伏發電的成本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發電。不過當時每個人都沉浸在尚德的成功當中,特別是施正榮。施正榮開始倒行逆施,他跟朋友說,從上市開始,他不再賺錢,只負責花錢。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施正榮花錢也是有一手。施正榮去參加達沃斯論壇,花了20萬美元包了一臺專機。隨後施正榮覺得自己有錢了,於是給自己請了6個保鏢。施正榮還一口氣買了十臺豪車,因為他覺得見不同的人就必須開不同的車。因為自己是海歸,於是施正榮讓人事給尚德招了一堆簡歷光鮮的海歸。

不過2008年開始,光伏產業開始下滑,熱潮過後,尚德開始虧損。當時尚德的成功,其實靠的是補貼的政策,其實本身並沒有造血的能力。可以說光伏並不是一個市場化的產物。關鍵的是光伏產品的原料90%都得依靠進口。一年之後,尚德的利潤從139%下滑到20%。到了2012年,尚德已經嚴重虧損,股價跌到不足1美元。

一年之後,尚德破產。不過施正榮卻悄悄轉移了不少資產。公司破產之後,施正榮回到澳洲,過著舒服的日子。施正榮在去年開始回到中國,他打算捲土重來,還投資了幾家公司。然而一個信譽已經破產的人,想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

公費留學卻入外國國籍,後回國創業賺百億,公司破產後回澳洲享福,希望中國可以多出一些實幹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