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文|陳蘭

《在緬甸尋找奧威爾》中有一則童話故事,說的是有一條惡龍,每年都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而這個村莊每年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跟惡龍搏鬥,但很不幸,無人生還。後來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了上去,結果看到龍穴鋪滿金銀珠寶,英雄用劍刺死了惡龍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財寶,慢慢地,英雄身上長出了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可能不會有人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諷刺意味十足的故事,竟有一天會被人拿來用在雷軍身上。沒錯,就是你現在心裡想的那個被許多人奉為“神”的雷軍。

有意思的是,小米上市的那股風頭勁兒到現在都還沒完全消失,它依然是別人口中一場成功且里程碑式的IPO。然而,雷軍敲響的那口據說是為了迎接新經濟公司特地用30萬張毛爺爺在山西定做的、比原來更大的銅鑼,並沒有給雷軍帶來更大的祥瑞之氣。

1.“權力與遊戲”

雷軍敲鐘那天是很激動的,在接受媒體的一連串的問題炮彈時他說他還沒看過股價,但有人跟他說:遠超預期。後來,他有些焦慮地說:三大股市每天都在跌,跌得我的心都碎了,萬一跌得很慘,怎麼出去見人?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講真的,港交所似乎總能給雷軍帶來感慨和焦慮。

十一年前金山去港交所上市的那個夜晚,雷軍就在來找他喝酒的周鴻禕面前表白,說自己特別不開心。即使兩個人都是中關村公認的能力超群的學霸,即使有去北京吃的第一頓飯是雷軍結的賬的這份情誼在,老周也不明白身處金山權力高位的雷軍,為什麼會在上市這麼喜慶的日子感到難過,你今天回頭再看網上流傳的當晚雷軍的照片,哪一張不是他在相機下笑容滿面滿臉春風的樣子。

現在的周鴻禕懂了,大家也懂了,一是從珠海到香港1小時的路程金山走了19年才走過去,其中16年的時光裡有雷軍;二是因為雷軍太想有自己的標籤了,他想要權利與遊戲裡主角一樣的光環和存在感,而這個權力是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權力。所以金山上市大約一個月後,他就將鋤頭一甩,不種地了。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然後幸運的是,在錯過了賣Foxmail郵箱的張小龍、賣給亞馬遜的卓越網後,他今天有了小米,這是歲月目前為止給過他最好的標籤。

有了權力後,在對權力的把握力度上,雷軍不弱,甚至可以說有點強。曾經在金山與雷軍共事過的王峰對此應當是深有體會,王峰從金山出來創業後說:創業還要雷軍的錢,我王峰當小弟沒當夠啊。經常也有人將王峰和雷軍拿來作比較,王峰心裡是不好受的,所以從藍港互動到踩著區塊鏈的風口做火星財經,還弄出個王峰十問,王峰一直都想站在跟雷軍一樣的高度。

可能就像老編輯所說,從金山出來的人有弒父情節,大概都是被雷軍給壓的。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小米員工在雷軍把控權力這件事情上,想必也是有話語權的。2015年下半年小米爆發“換屏門”事件,成為第二年小米低谷的預兆,到了2016年小米手機銷量跌出前五甲。直到去年銷量得到大幅度回升前,小米公司的氛圍可以用低壓形容。而雷軍底下的人在這個過程裡,扮演的是小白兔的溫順角色,沒人敢站出來說公司情況的不好,也沒人敢提出與雷軍不同的看法,用小米員工的話說就是:雷軍在公司裡是權威,權威沒人敢挑戰。

即使真的有人敢說出來,雷軍一句“這事沒必要爭了,聽我的,等你到了我這個高度咱們再來爭”就把對方堵得死死的。所以有人會說就算再不濟柳傳志都有個楊元慶,人家任正非之前還有個李一男,可是雷軍有誰呢?連雷軍自己都說想要一個30歲左右的集團副總裁,還想試試離開公司一個月,看看公司能不能平穩運行,他說他想去金字塔打個電話幫忙測試4G信號。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但是雷軍真的能放權踏上旅途?真的出去旅遊了,他也只是身體脫離熱點中心,而心思卻始終是輿論焦點,存在感對他來說很重要。雷軍曾說:“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希望登上燈光燦爛的舞臺,渴望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後來,在沒有創辦小米之前,他多少有點介意所有的節目或媒體採訪他,都是因為金山,而不是他本人。從金山離職後的那段時間,他還因為脫離了金山後就沒有媒體想採訪他沒有一個行業會議邀請他,感到孤獨和現實冷酷。

金山上市那晚在周鴻禕面前的黯然,以及那些他在大大小小的訪談中有跡可循的感慨,包括他頻繁出席各類公開場合,都在慢慢證明雷軍喜歡聚光燈下被人注視的感覺。

2.踩到邊界

最近不僅雷軍成為焦點,還連帶著小米一起,雖然沒上熱搜,但至少是400多個P2P維權人士的話題中心。

雷軍的書單裡有一本書叫《硅谷之火》,裡面有一句說:我們應該如何來描繪新的一天黎明時分美麗的景色呢?對於在小米P2P事件受害的這些人來說,再華麗的語言也無法描繪,因為對他們來說,今天的黎明跟昨晚的黑夜沒有太大的區別,睜開眼,依舊是追尋無果的一天。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誰能想到今年這場P2P行業迎來的大地震會波及到小米,而且是這個在用戶心中實誠、性價比高的小米,更重要的是小米的背後站著的是一直將“厚道”這個詞掛嘴邊的雷軍。在一些媒體老師多番瞭解下事必躬親的雷軍,這次卻沒有任何表示,他的微博依舊是點贊評論小米手機,暫時沒發現任何不安焦慮。

直到現在,有一小部分的受害者還抱有僥倖心理:

雷軍還不知道,他知道了我們就有著落了。一個將攢了幾年並加上了點學費全投入平臺的學生李逢,在面對網易科技的採訪時說:“我們做米粉好久了,覺得小米現在出息了,應該會給我們滿意的解決方案,畢竟我們還是相信雷軍的。”

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信息傳播速度不夠快,還是最近全國多雷多雨的天氣影響了移動聯通電信的網速?亦或是公關的作用發揮得太到位?才讓這個前幾天還在說著稻草和金條故事的人沒有任何表示。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當然,小米在24號回應了暴雷事件:第一時間下線所有P2P廣告,並幫用戶維權。官方作出的回應也確實很“官方”,大部分維權者卻不滿意。其中有一名將自己從大學存到研究生的錢都投入平臺的女生說:理解小米的運營失誤,但是小米事後的態度,讓人覺得企業價值觀有問題,不再信任。

雷軍這次,是真的踩到了責任和道德以及信任的邊界,而這三個邊界的定義,最模糊。

其實,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六年前e租寶跑路的事件轟動全國,那時為它代言過的有地鐵、機場,還有央視廣告等。大家也聲討過,但要讓這些提供廣告平臺的廣告商揹負責任,還是有點牽強。講道理,畢竟購買P2P平臺上的產品,是心甘情願的事情,而國家後來因此開始了整頓整個P2P行業的步伐,算是作出了最大的回應。

雷軍和他的小米應該想不通:為P2P平臺打廣告的不止小米一家,怎麼就偏偏和我們槓上了?小米把下載、購買理財產品作為了小米的VIP任務,並給予相應的小米產品或現金福利,還註明這是“米粉專享”“專屬返利”。打廣告沒有錯,但是你打廣告的同時還要用米粉對品牌的信任並通過小米產品和現金來“誘導”別人,在某種程度上降低用戶戒備心,那就是問題了。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在自家產品裡說給用戶特殊權益和福利,還要完成所謂的任務才能獲取,就這點來說,你不能再說小米是單純的廣告商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機裡那大紅色的繁錦財富活動界面上,註冊領好禮卡和京東卡之間的右方有一行橘色的特別袖珍的字寫著: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非小米官方活動。字體顏色設計很巧妙,使勁看才勉強看得到,很“明顯”,而這就是小米給用戶的友情提示。

為什麼在紅色的界面用橘色小字?可能因為這是小米代表色吧,上市當天小米高管也都是清一色的橘紅色領帶。

3.這把火還能燒多久

雷軍跟“火”這個字是真的有緣分,他在武漢就讀時看的《硅谷之火》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他創業的基礎,近期他在微博上對小米八週年內部紀錄片發表看法說:每個小米人心中都是一把火。前兩天他又在微博上給大家推薦了一本書,叫《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如今雷軍的這把火,還能燒多久?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雷軍對小米公司的期待,不僅僅是普通的手機或硬件公司,他出席公開活動時,幾乎都會強調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雷軍想要的是一個互聯網泱泱大企,而不是區區手機品牌之家,但P2P風波中告訴受害米粉的現實是:小米和偉大的公司之間已經隔著幾十家P2P平臺的距離。

小米P2P維權人士中很多都是年輕人,都是小米和雷軍多年的粉絲,這些年輕人有的還給父母買了小米手機,給父母傳達了這個公司“很靠譜很厲害”的觀念,結果就是這些普通家庭的百姓,把積蓄從一開始的幾千到最後All in,然後石沉大海,想想都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更重要的是早在今年元旦就有幾個用戶查過一些P2P公司的背景,並發現了異常,還在微博艾特提示雷軍或小米高管。普通公眾都能查出來的問題,小米卻查不出來,還給用戶推薦?而據網易科技的報道,小米6月底就接到投訴了,雖說之前有激起全國民憤的疫苗事件成為熱點為小米P2P擋槍,可到了近期外界才聽到風聲,這期間小米還上市了,一些人開始了陰謀論:說不定小米的這波P2P“收割”就是為了上市。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在這些人,以及更多知道這件事的人心中,這麼多年對小米以及雷軍的信任,已經毀於一旦。一位前後在嗷嗚寶投了10萬元的用戶更是自嘲地說:“我花10萬買了一臺小米8。”特別有趣的是,華為還躺槍了,在微博下面有人特地艾特餘承東,說“我們要引以為鑑”。

在小米的招股書中,小米的收入來源為智能手機、IOT和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以及其他,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其收入佔比分別為67.8%、22.45%、9.43%以及0.32%。

手機相當於是小米的支點,雷軍自己也說:“手機是小米的生命線,如果這塊業務垮了,將會萬劫不復。”

根據迪信通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華為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以28.7%位列第一,小米的銷量位居第四位,佔比為12.3%,銷售額卻不樂觀,華為的銷售額為36%,而小米只有6.6%,比榮耀還低了0.4%。

都知道小米在印度市場成績不錯,去年第四季度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然而前幾天Counterpoint發佈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調查報告,上面顯示三星以29%的市場份額佔據龍頭,小米則以1%的差距屈居第二。我想,這對小米來說應該不是一個好現象。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雷軍應該是擔心手機市場的天花板到來的,小米上市的時候就不斷有人在猜測雷軍的下一步棋走哪裡,當時大家對他下一個市場的猜測是汽車,結果沒想到雷軍拾起了曾失敗兩次的空調。

2013年的時候董小姐和雷軍一同參加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兩人開玩笑似的許了一個為期五年的“賭約”,今年是賭約的最後一年。於是這五年之間雷軍做了兩次空調:第一次是2015年與美的合作推出青春智能空調,美的集團上半月還在互動平臺公開支持小米,表示持有小米接近1億股份;第二次是去年小米的生態鏈公司智米推出全直變頻空調。

最後都以失敗告終,24日在北上廣深等七座城市半價公測的“米家互聯網空調”,被一搶而空。不知道這一次雷軍對空調行業的捲土重來,結果會是怎樣。

4.“勇士變惡龍”

我們都知道雷軍在圈內在社會被視為紳士,君子。厚道是他的標籤,人很厚道,手機價格很厚道,股價也很厚道。

小米破發,圈內你能叫得出來的大腕都在為雷軍站臺,表示支持。比如李嘉誠、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還有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美的集團、吳曉波。這些人支持看好小米的原因,大部分還是源於雷軍這個人的。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雷軍對人確實有情有義,2010年的那場3Q大戰,即使雷軍已經離職金山三年,也在看到陳勇這個大男人說360是惡霸並情不自禁掉眼淚的時候,心軟到要回去幫金山,幫兄弟。陳年好幾次創業不如意,雷軍也沒放棄他,凡客出了問題,雷軍沒說什麼就給了陳年1億美元。

在那個小米八週年的紀錄片裡,雷軍還說:難道我們真的習慣了爾虞我詐的生活嗎?我們能不能有一個公司真的值得你信賴呢?真的是你的朋友呢?

可是小米和雷軍,現在還能讓人完全信賴嗎,至少能讓那400多個米粉再次信賴嗎,還能成為這些人心裡的君子嗎?也許熱度已經消散,但一些人受到的傷害或者欺騙卻還在。

雷軍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我們一定要辦一個輕輕鬆鬆的公司,順勢而為,登到山頂看到風景很漂亮,將山頂上的石頭往下踢,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說上市是雷軍上坡到達一定高度的標誌,那這之後在網上流傳的“小米,年輕人的第一次破產”和“手機天花板問題”下,雷軍是負重前行還是回頭走下坡路,不得不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