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岳爲何能加入縱貫線?扒一扒三大天王找他組隊的原因!

在樂壇裡,可以稱的上是教父的人人物不在多數,大家心中最好的幾位應該是縱貫線的成員裡,其中羅大佑、李宗盛還有周華健都是響噹噹的音樂人,但是張震嶽卻一直默默無聞,因此有人就質疑為什麼他能加入張震嶽。

張震嶽為何能加入縱貫線?扒一扒三大天王找他組隊的原因!

縱貫線解散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但餘熱仍未散去。由於樂團的經典與不可複製的遺憾,對縱貫線的討論,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愈演愈烈。許多網友眼中,縱貫線無疑是華語樂壇最具重量的樂團——有著三位在樂壇舉手投足都會掀起一場風暴的大佬。而相形之下,張震嶽近乎默默無聞。所以直至現在,許多人對張震嶽的加入,還存在很多的質疑:三位重量級大佬,為什麼會放下身段,去選擇一個相形之下默默無聞的年輕歌手,成為合作的對象?

首先,我們要知道縱貫線的來歷。滾石唱片的老闆段鍾潭與羅大佑和李宗盛發起了這個計劃:四位重量級藝人,組成樂團在為期一年的時間裡進行世界巡演。這是滾石的一個大案,不僅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概念,也是一次完美的營銷手段。

我們再來看一下當時縱貫線樂團的構成定位:羅大佑任鍵盤手、李宗盛任木吉他手、周華健任電吉他手。唯一的鼓手位置稀缺。那麼,尋找一位在滾石旗下,同時具備能匹配三位大佬重量級又能擔當鼓手一職的藝人,貌似是徒勞的。而張震嶽的鼓打得很好。

什麼是實力?在達人鈞鈞理解就是貨真價實,有真東西的人。而在歌壇,我覺得真正有實力的音樂人應該出了具有唱功、會樂器外,擁有出色的原創能力是必須的,能夠真正的自彈自唱自編自唱的人才是真正玩音樂的。而這樣的有實力的音樂人真的不多,齊秦算一個、羅大佑算一個、李宗盛算一個、周華健算一個。還有一個跟他們相比小字輩的音樂人,那就是張震嶽。當他和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聯合組成縱貫線的時候,很多人都疑問,為什麼會有張震嶽?張震嶽的實力來自何處呢?

張震嶽能夠躋身縱貫線,自然是有真正實力、毋庸喧譁的。他在臺灣歌壇舉足輕重,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重要實力派音樂人。

張震嶽為何能加入縱貫線?扒一扒三大天王找他組隊的原因!

從《愛的初體驗》到《愛我別走》再到《思念是一種病》,張震嶽的每一首大熱歌曲都記錄著他和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在達人鈞鈞眼中真正實力,並不是你能寫幾句小酸詞,整個小曲就能稱之為實力。而是時光流逝後當我們回過頭來,那個人寫的歌能像在我們的回憶裡一般深刻。如同縱貫線成員們、許巍,甚至如同老一輩的藝術家喬羽、谷建芬、嚴肅他們。聽到他們的歌我們總是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張震嶽之於我們亦是如此。

最後就是他的資歷了,張震嶽從小在教會長大,受過良好的音樂啟蒙。17歲時,他自彈自唱參加木船歌比賽拿了第一,成功簽約滾石,出了兩張“青澀時期”的專輯。

高中畢業後,張震嶽便直接去當兵,在部隊裡的文工團工作,退伍後組成樂團“ Free Night”(Free 9),開始在高雄各餐廳、酒吧表演,一年後回到臺北發行了一張專輯,裡面就有經典的《愛之初體驗》。

所以能夠加入縱貫線,無非就是以上這幾點。

但是仍舊有人說張震嶽實力差,這裡要闡明的是那是相對於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而言的。

張震嶽為何能加入縱貫線?扒一扒三大天王找他組隊的原因!

再說位置,羅大佑被稱為華語盛行樂教父,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前期學校民歌及全部華語盛行音樂風格改變有劃時代的影響。李宗盛也被稱為樂壇教父,他於1984-2000年在滾石唱片擔任製作人,興起了「都會情歌」的習尚,屢有熱銷十萬乃至百萬的唱片,其所奠定的工作方法也在業界廣為流傳,他與羅大佑對言語歌壇各在不一樣方面有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周華健在華語樂壇也是歸於老大哥的位置,而張震嶽在華語樂壇不是頂尖,歸於中上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