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著眼基因與個人所受教育間的聯繫,後天環境造成影響更顯著

發表於《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認為,後天環境對個人所受教育的影響可能遠大於先天性的遺傳因素。

新研究著眼基因與個人所受教育間的聯繫,後天環境造成影響更顯著

“總在校學習時長”是衡量教育成績的一個粗略標準。雖然完成大學學業的兩個人之間可能存在很大差異,但在高中畢業後退學的人和攻讀研究生的人之間可能存在更大的差異。與標準化考試相比,“總在校學習時長”是一種更好的衡量教育成果的方式。因此,該研究分析了超過100萬歐洲人的遺傳變異數據,總共確認了1271個與“總在校學習時長”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會對神經功能的各個方面的造成影響,如允許離子穿過細胞膜,神經細胞代謝以及形成和維持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等。

新研究著眼基因與個人所受教育間的聯繫,後天環境造成影響更顯著

但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由此類基因造成的平均差異僅為1.7周(總在校學習時長),差異最大的一個案例也僅為2.6周。研究結論是,遺傳性因素為“總在校學習時長”差異的貢獻僅為12%左右,這意味著約90%的影響因素都源於個人的成長環境,而非先天性基因遺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