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親情恆久 愛在心間

「黑土地」親情恆久 愛在心間

2018年4月30日,風和日暖,未曾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迴歸到父母的家鄉,在趕赴82歲三舅媽的葬禮後,我們兄妹,終於有時間去故地探訪先人的足跡……

二龍湖水靜靜泛著波光,可能亦如往昔年輕的父母看到的模樣,五十餘年的光陰倏然而逝,駕鶴西去的二老,在弱冠之年離開這片故土——伊通縣小孤山鎮之後,一去不復返,儘管對家鄉念念不忘,但探訪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不想,只是忙於事業,忙於家庭,無法依心而行。如今,父親已仙逝七年,母親也剛撒手人寰,再神牽夢縈,老人家也只能是魂歸故里,夢入家鄉了……在母親的孃家地張家溝屯兒,再聽喇叭聲咽,不由憶起近日給家母處理後事的現場,“五一”適逢老人家去世後的“三七”,表兄表姐對我們理解又體諒,他們的盛情和友善,暖在心上。多想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和喜愛家鄉的父母傾訴衷腸,間或與他們聊聊過往,細數歷經的雨雪風霜,該有何等的快慰舒暢……

斯人已逝,惟有痛徹心扉,淚千行,空思量。

傍晚返程前,去了二龍湖畔,又去了小村北崗,這是父親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四處問詢,尋找當年的祖房。寂寞的老屋,鐵柵門上,鏽鎖把關,新任主人,打工不在場。遙想未曾謀面的祖父母,揣思當年寒門後代、朝不保夕奔波勞碌的父母,又聯想到背井離鄉、孑然當兵今終得輝煌的叔父,還有因病早逝、伶俐聰敏的苦命的姑姑……先人們的身影和足跡,都曾在這方院落作息奔忙,也曾溫馨,也曾淒涼……

二龍湖畔,時光倥傯,歲月滄桑,無語觀斜陽,吾心安處即故鄉,回首凝望,幾多隔世的陰陽,幾多人世的蒼蒼茫茫,都與湖水一樣歸於平靜和平常。

正是生機盎然的季節,柳蒿芽在瘋長,散發脈脈清香,大把採來,口袋裡裝,待歸家,再把這風水寶地的尤物細細品嚐。

夜色已晚,柔月灑光,一路順暢,過經三道鄉姨媽的屯鎮,拐去探望。父母已不在,姨媽姨父在上,視若爹孃。興奮的二老一通忙,又是沏茶,又是切瓜,又是乾果擺上,任性貪婪地叫上一聲“媽”,心已騰巨浪,喚起千般念,萬般想,揮之不去的惘然與惆悵。臨走時,翠綠鮮靈的香蔥已捆上,指令必須帶走……

星月滿天,柔風撲臉。這一天,收穫連連,人生最美是情感,無處不是春色漫……

作者 黃金榮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