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選擇很重要,方法很重要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

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迴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不過,其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 “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

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託福、GRE等書,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1991年,李彥宏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在這期間他遇到了他的太太馬東敏。

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硅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件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等等,這些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裡,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於是啟程回國,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百度公司。


接著,李彥宏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在百度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萬美元。

2001年,李彥宏在百度董事會上提出百度轉型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開展競價排名的計劃。然而,他的這個提議遭到股東們的一致反對:最終,投資人同意李彥宏將百度轉型為面向終端用戶的搜索引擎公司,他們告訴李彥宏:"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論據打動了我們。

推出競價排名並實施“閃電計劃”對百度實行第二次技術升級後,百度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獨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名列第一。2005年8月,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