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編者按:40年前,番禺還是一片“鑊底地”。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尤其是洛溪大橋的建成通車,番禺從此改變了“鑊底地”的落後面貌,一躍成為廣州的南大門。可以說,洛溪大橋30年是改革開放背景下番禺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值此改革開放40週年、洛溪大橋30週年之際,本頭條號推出洛溪大橋系列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本期推出的是“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通過背景爬梳和資料歸攏,希冀在她30歲生日到來之際,謹以此獻禮,表達我們的拳拳之心!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1979年:

洛溪大橋建橋緣起

改革開放之初,愛國愛鄉的何賢、霍英東在洛溪渡口候船時,深有感慨:番禺要發展,必須要搞好路橋建設。(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1979年的一天,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回家鄉番禺,下午5時從市橋趕去廣州,由於在大石和洛溪兩個渡口受阻,結果到廣州已是晚上9時多了。歷經此事,霍英東嘆息道:“回家鄉番禺交通實在不方便,太誤時誤事了。”而此前,何賢等港澳知名人士返回家鄉番禺時也深有同感。(據《新快報》)

當年在洛溪島上渡口前,常有鄉民擺賣豆腐花,霍英東和何賢有一次在吃豆腐花等待渡船過江時,眼見排隊長龍、渡口擁擠,兩位老人家感慨萬分,深感天塹阻隔,家鄉經濟難以發展,於是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捐資籌款,為家鄉捐建一座洛溪大橋。(據《南方日報》)

1981年:

洛溪大橋開始設計

洛溪大橋開始設計。(據《信息時報》)

斯橋由廣東省勘察設計院和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共同設計。(據《洛溪大橋碑記》)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歷史資料照片

1982年底:

籌建洛溪大橋

番禺縣委、縣政府決定籌建洛溪大橋,併成立了洛溪大橋工程指揮部。建設前期面臨重重困難,籌建過程歷時28個月。建設期間,世界各地專家曾到工地參觀,他們認為一個縣能建設這麼大的橋“真了不起”。美國公路安全保險研究院主席布萊安·歐尼爾驚歎地說“這簡直是個奇蹟!”(據《公路》)

1983年:

捐資興建洛溪大橋

何添、何賢與霍英東捐資500萬元興建大石大橋和捐資1700萬元興建洛溪大橋。(據《番禺大事記·1983》)

洛溪大橋總投資8100萬元。(據《番禺大事記·1988》)

在國家和省市各級部門的支持下,當年的番禺縣政府多渠道籌集了8000多萬元。(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根據廣東省審計廳1998年對洛溪大橋的審計報告得知:洛溪大橋資金來源合計10295萬元,其中借款8726萬元,省市縣財政撥款1269萬元,中央撥款300萬元。(據《南方都市報》)

1984年10月14日:

洛溪大橋奠基

是日,大石大橋舉行通車剪彩儀式。當日,同時舉行洛溪大橋奠基儀式。(據《番禺縣誌》、《番禺文史資料》)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1985年9月1日:

洛溪大橋動工興建

洛溪大橋動工。(據洛溪大橋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黃勇智)

洛溪大橋興建。(據《洛溪大橋碑記》)

洛溪大橋主體工程於1985年12月動工。(據《公路》)

設計單位: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和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施工單位:廣東省公路工程處;建設單位:番禺縣人民政府;主管單位:廣東省交通廳。(據《紀錄片》)

1988年6月20日:

洛溪大橋設計論文獲獎並出席國際會議

洛溪大橋設計論文獲國內優秀論文獎,並出席1988年6月20日在英國召開的張拉結構國際學術會議。(據《公路》)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紀錄片》

1988年6月28日:

洛溪大橋完成合攏

洛溪大橋於1988年6月26日主跨合攏。(據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孫國柱)

1988年6月28日,洛溪大橋完成合攏,並舉行了隆重的合攏典禮。(據《紀錄片》)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公路》

1988年8月28日:

洛溪大橋正式通車

1988年8月28日,洛溪大橋建成通車,較計劃提前125天(原計劃1988年12月31日)。(據《公路》)

橋長1916米,主橋長480米,北引橋長674.2米,南引橋長762.02米,寬11.5米(據《番禺大事記·1988》,寬15.6米;據洛溪大橋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黃勇智,寬15.5米)。當時在同類橋型中位居世界第六,亞洲第一,曾被中外專家稱為“亞洲第一橋”。 (據《洛溪大橋碑記》、《南方日報》、《信息時報》)

洛溪大橋在當時中國橋樑建設中創下了幾個第一:大橋全長1916米,在廣東省內橋樑長度第一;通航淨高34米,居全國第一,主孔道通航淨跨為亞洲同類橋樑第一;大橋作為預應力T型鋼構連續橋樑,也是國內第一的。(據《新快報》)

經省政府批准,大橋在番禺一邊設站收費,所得歸番禺市政府統一還貸。(據《中國新聞週刊》)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紀錄片》

1988年12月28日

洛溪大橋落成典禮

番禺縣舉行洛溪大橋、上橫瀝大橋、市橋第二大橋、番禺中學、縣兒童之家以及蓮花山貨運碼頭等工程落成剪綵慶典。(據《番禺大事記·1988》)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988年-1992年:

房地產開發加速

隨著洛溪大橋建成通車,路通、橋通、財通,番禺房地產開發加速。1988年之前,番禺共有1家房地產公司——番禺縣房地產聯合開發公司(於1984年成立,至1987年下轄6個公司)。80年代後期番禺房地產開發速度加快,至1990年全縣已有房地產開發公司12家(內資)。1991年有房地產開發公司26家,包括中外合資的祈福新村和洛溪新城兩公司。1992年全縣房地產開發公司已達91家。同時房地產開發業成為番禺發展第三產業的龍頭,並帶動商業、財政、金融、保險以及旅遊等行業的發展。(據《番禺縣誌》)

1991年:

年車流量近1000萬輛/次,年收費超3500萬元

洛溪大橋年車流量達978萬輛/次(在番禺轄區內大橋中穩居第一),日均2.68萬輛/次。年收費超過3589萬元,同年番禺8座收費大橋共計4800萬元。從1988年起縣境有8座大橋(紫坭大橋、三善大橋、九比大橋、沙灣大橋、西樵大橋、騮崗大橋、洛溪大橋、上橫瀝大橋)經批准可收取機動車過橋費。(據《番禺縣誌》)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1992年12月9日:

收費標準上調。

洛溪大橋的收費標準由原來的小車每次3元上調至每次5元,其他各類車輛收費也相應上調30%。(據《中國新聞週刊》)

1991年-1998年3月:

沿線配套擴路治堵

番禺路橋實業總公司為洛溪大橋相繼興建了迎賓路及其擴建工程、沙溪大橋、迎賓路塘西立交橋、里仁洞跨線橋、迎賓路高架橋、東環路及其擴路、東環路跨線橋、洛溪大橋至大石大橋擴路等八項工程。(據《人民日報》)

八項配套工程投資總額為68467萬元,並於1999年4月獲得省有關部門審批同意納入洛溪大橋收費站收費還貸。但部分人士對於洛溪大橋是否屬於“捆綁收費”持懷疑態度。(據《羊城晚報》)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廣州日報

1998年:

日車流量達5.5萬輛/次,交通幹線功能充分發揮

洛溪大橋的車流量在1998年達到創紀錄的55000車次/日,洛溪大橋橋組作為廣州市南出口的主要交通幹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廣州、番禺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據《人民日報》)

1999年1月:

收費10年,為何始終沒有結束還貸?

在政協廣東省八屆二次會議上(於1999年1月25日-30日在廣州舉行),一個關於審計洛溪大橋的提案被提出。在此之前,廣東省審計廳剛剛對全省路橋工程進行了還貸審計,並提出疑問:洛溪大橋收費10年,為何始終沒有結束還貸?在政協委員的呼籲下,廣東省政府指令審計廳對洛溪大橋收費進行專項審計。(據《中國新聞週刊》、《南方都市報》)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原洛溪大橋北面牌樓(番禺牌坊)

1999年5月31日:

北面牌樓(番禺牌坊)引爆拆除

洛溪大橋北面牌坊於零時採用定向引爆拆除。(據《番禺大事記·1999》)

當晚9點起洛溪大橋實施交通管制,11點全橋封閉,零點定向爆破。爆破順利進行, 轟隆一聲,只用了10幾秒, 見證了番禺改革開放起步階段的牌坊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洛溪大橋北面牌坊由霍英東先生題字,為洛溪大橋而配套興建的牌坊,又被譽為番禺牌坊。洛溪大橋通車時,車輛不多,很多到番禺的客人、回鄉的鄉親還專門在牌坊前留影。(據《番禺文史資料》)

2001年5月:

律師起訴番禺區政府收費行為違法

廣東某律師事務所年輕律師潘衛思將番禺區政府告上了法庭,起訴其收費行為屬於違法,請求法院判決撤銷洛溪大橋收費站,並退回5元過橋費。潘衛思和政府打了一年官司,最終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據《中國新聞週刊》)

同年5月25日,《南方週末》發文《洛溪大橋折射中國路橋收費大問題》表示:一座橋一身疑問,有專家稱“洛溪橋收費問題”是中國路橋收費問題的一個縮影。如此多的問題,向政府或有關部門提出,在中國也許還是第一次。(據《南方週末》)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餘漢津 攝

2003年1月15日:

洛溪渡口正式停渡

是日17時起,洛溪渡口正式停渡。洛溪渡口建於1958年 ,是廣州市最後一個省級幹道渡口。(據《番禺大事記·2003》)

2005年6月:

還清全部建設貸款本息

2005年,經廣東省審計廳審計,洛溪大橋項目建設投資總額7.88億元,還貸本息共12.58億元,於2005年6月底還清全部建設貸款本息。(據《信息時報》)

2005年7月1日:

終止收費

是日零時起,這座17年來作為番禺至廣州重要樞紐的大橋將停止收費,這是廣東省第一個還清貸款本息後終止收費的路橋項目。(據《番禺大事記·2005》)

但由於年票制的存在,外地車從這裡進入廣州城區仍需要繳納次票。 (據《信息時報》)

根據廣州市公路管理局穗路辦〔2005〕162號文精神,洛溪大橋及其八項配套工程自7月1日起由廣州市番禺區公路管理局負責接養。(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洛溪大橋是國家出臺首部收費公路建設管理政策後的首座“以路養路”模式修建的橋樑,同時也是國內最早取消收費、還橋於民的收費大橋,於2005年結束了17年的收費歷史,這不僅促成了廣東對收費路橋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更凸顯了改革開放成果共享的示範意義。(據番禺區人民政府)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南方都市報

2005年12月29日-2006年1月27日:

封橋大修

2005年,廣州市政府組織制定了《洛溪大橋檢測方案》,經過12天的圍蔽檢測,洛溪大橋的“驗身報告”—— 《洛溪大橋檢測總體報告》表明洛溪大橋存在安全隱患,主橋箱梁上就有176條大小裂痕。檢測人員表示,裂縫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大橋超負荷運行。(據《信息時報》)

2005年12月29日零時,洛溪大橋正式封橋大修。維修時間從2005年12月29日-2006年1月27日,共30天,全封,主要對洛溪大橋引橋支側更換和T梁橫隔板、蓋梁及墩柱維修加固。(據《南方都市報》)

通過走訪洛溪新城和麗江花園等樓盤,大多市民對洛溪大橋凌晨封閉維修表示影響不大,因為那個時段“我們都在家睡覺呢,不是上下班高峰期影響不會太大的。”但市民普遍呼籲:“今年洛溪大橋又是免費、又是檢測、又是維修,折騰大半年了,希望大橋這次能徹底修好,以後不要耽誤市民出行。”(據《新快報》)

2008年10月15日-11月25日:

人行道、欄杆加固維修

廣州市公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車20年來,洛溪大橋的人行道從未進行過大修,如果發生什麼事故,危及到行車和橋下通航的安全就不好了。”為保證橋樑的安全運營,5月經對洛溪大橋進行檢測,並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對人行道和欄杆維修加固方案進行評審論證後,市公路部門決定於10月15日開始對該橋人行道和欄杆進行為期40天(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25日)的加固維修。(據《廣州日報》)

2012年10月2日-8日:

對伸縮縫進行維修

在2012年的檢查中,橋樑引橋伸縮縫發現非結構性的病害,為保證橋樑安全使用和行車舒適,經廣州市政府同意,於10月2日5時起至8日7時對洛溪大橋伸縮縫進行維修,半封。(據《南方日報》)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楊達超 攝

2014年8月16日:

首次詳細介紹拓寬方案

廣州市重大城建項目公諮委就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召開研討會,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辦首次詳細介紹了洛溪大橋拓寬工程改造的具體方案。方案從原來僅是在旁新建一座橋,改為在舊橋兩側各新建兩座橋樑,將現狀4車道拓寬至8車道。(據《新快報》)

2014年9月15日:

確定採用兩側加寬方案

廣州市規劃局主持召開了洛溪大橋拓寬工程技術方案審查會,確定了大橋拓寬採用兩側加寬方案。(據《廣州日報》)

2015年5月5日:

拓寬項目首次環評公示

洛溪大橋拓寬項目首次環評公示裡,方案有了變化,拓寬規模從雙向8車道調整成了雙向10車道。(據《新快報》)

2016年10月18日:

拓寬項目第二次環評公示

洛溪大橋拓寬工程開始第二次環評公示。方案維持在原橋兩側各擴建一座斜拉橋,兩座新橋均為3個機動車道和2.5米人行道,新舊橋合併為雙向10車道,工期預計為30個月。(據《廣州日報》)

2017年1月1日:

取消收費年票制,正式停止收費

根據廣東省政府、省交通廳的相關規定,自2017年1月1日零時開始,取消路橋收費年票制。北斗大橋、洛溪大橋於2017年1月1日起停止收費。(據《番禺大事記·2017》)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餘漢津 攝

2017年3月21日:

矗立在洛溪大橋南29年的洛溪大橋收費站隨著年票制的取消被拆除。(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2017年4月1日:

拓寬工程正式發佈建設通告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關於廣州大道(天河北路~洛溪大橋)快捷化改造系統工程—洛溪大橋拓寬工程的建設通告》。(據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網)

2017年9月29日:

拓寬工程環評公示

廣州大道(天河北路~洛溪大橋)快捷化改造系統工程—洛溪大橋拓寬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廣州市環保局批准。(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番禺日報

2017年10月底-11月初:

洛溪大橋橋面鋪裝維修及人行道護欄油漆翻新圍蔽施工完工,用時22天,鋪裝維修後的洛溪大橋舊貌換新顏。(據《番禺日報》)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拓寬後效果圖

2018年5月:

拓寬工程正式動工

據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洛溪大橋拓寬工程為市重點項目,北接廣州大道,南接105國道,終點位於洛溪大橋收費站北側,主橋設計為雙塔雙索麵疊合梁斜拉橋,計劃2021年完工。工程將在現有的洛溪大橋東、西兩側各新建一座與舊橋分離的橋樑,單向3車道,橋寬14.5m、長2018m。(據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網)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楊達超 攝

洛溪大橋主要榮譽

曾被稱為“亞洲第一橋”,當時在同類橋型中位居亞洲第一,享有“洛溪飛虹”的美譽。

1990年榮獲“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

1990年榮獲國家優質工程質量銀質獎

1991年榮獲交通部優質工程一等獎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993年評為全國十大公路工程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999年榮獲中國首屆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三十而立|“亞洲第一橋”洛溪大橋大事記

圖據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2006年榮獲首屆“中國十佳橋樑”

洛溪大橋,祝願1988的你,30而立!

※行文中,因小參個人能力有限,加之所涉層面歷史久遠、資料散亂、說法不一,難免掛一漏萬,還請方家斧正為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