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大理是雲南文化最早的發祥地,也是“五朵金花”的故鄉,大家瞭解大理很多是從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知道的大理國,大理浪漫的風花雪月,一直吸引著無數的旅行者和揹包客,大理是著名的“風花雪月”之地。這風花雪月,指的是“下關的風,上關的花,蒼山的雪,洱海的月”。

這是大理的最著名的蒼山洱海風光。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大理的洱海古代文獻中曾稱為葉榆澤,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長約4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9.0公里,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達20米。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據說因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雖然稱之為海,但其實是一個湖泊,據說是因為白族人民沒有見過海,為表示對海的嚮往,所以稱之為洱海,這是洱海絢麗的夕陽。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從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洱海共有3島、4洲、5湖、9曲。洱海屬斷層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親湖”,白族先民稱之為“金月亮”,是一個風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每到冬天無數的海鷗從外地飛來,成為洱海一個美麗的亮點。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泛舟洱海,那乾淨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不同的光影下,美麗的洱海也呈獻出不同的色彩。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在洱海東部海中有一個小島,相傳觀音開闢大理壩子時,在這裡的海面上丟下一顆鎮海大印,即為小島,以鎮風浪,保護漁民,因此,漁民們在小島上建觀音閣,紀念觀音,並把小島東部的一個漁村取名海印村,將小島叫做小普陀山!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小普陀可以說是“袖珍小島”。普陀周長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構成。它的形狀很像一顆圓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傳說洱海里面蛟龍很多,常常掀起狂風惡浪,這塊礁石就是觀音菩薩用來鎮住蛟龍的大印。大概是在明朝崇禎年間,附近的漁民損資在島上修建了一座兩層歇山頂的樓閣,在裡面供奉了觀音菩薩的塑像,因此老百姓就稱它為觀音閣!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小普陀島雖然小,但名氣很大,在小普陀上看蒼山洱海,彷彿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銀盤之中,心胸格外開闊。小普陀島是洱海里風光明媚的景點,小普陀島也是佛教文化濃郁的地方,每天都有無數的潔白海鷗飛翔在小普陀的周圍。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岸,北有蘿蒔曲,南有蓮花曲,前有金梭、玉幾二島環抱於雙曲間,因此而得名——雙廊。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該島四面環水,面對雙廊古鎮,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 ,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它濃縮了大理數千年的文化底蘊,盡顯南詔、大理兩朝六百年的皇都風采。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這是南昭風情島的白玉觀音雕像,該像共由269塊漢白玉構成,觀音像的兩臺基座分別高2米和1.2米,人像高14.36米,系目前世上最高的一尊漢白觀音雕像。這尊觀音史稱“阿嵯耶觀音”,是梵語“阿遮利耶”的譯音,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雲南福星”,其意為“軌範正行,可矯正弟子行為,為其軌則,師範高憎的敬稱”。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在水天一色的洱海上乘遊輪環洱海,欣賞秀美的蒼山洱海風光,也是愜意的享受。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碼頭展翅飛翔的海鷗。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振翅高飛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特寫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秋冬季無數的海歐與人同樂,美不勝收。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住在雙廊的海邊客房,享受大理慢生活。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如果你也在雙廊",成為時下去大理的一句流行話語。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沐浴陽光、憑海臨風。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洱海奇特而夢幻的夕陽。

風花雪月、靜幽幽的大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