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回憶錄(46)》殲7有多少改型,你數都數不過來!


殲-7戰鬥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製造的單座單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殲-7是仿製的蘇聯米格-21Ф-13型。

殲-7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噴氣戰鬥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場前線制空權,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屬於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殲-7的技術特點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輕小靈活的特點,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殲-7戰鬥機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

殲-7Ⅰ晝間防空型是由成都飛機公司製造的殲-7飛機的第一種型號。

殲-7Ⅱ是Ⅰ型的進一步改進型,1978年12月30號由余明文駕駛完成首飛。外觀上最大的變化是座艙蓋。

1986年2月殲-7ⅡH型開始裝備部隊,到1993年停產為止共生產221架。這型主要為了裝備以色列的怪蛇空空導彈。

殲-7Ⅲ型是測繪和仿製羅馬里亞、孟加拉的米格-21MF全天候型飛機,配備仿製自米格-21MF型的P-13F-300型發動機的渦噴13型發動機。

殲-7E飛機在機動飛行性能上達到了國外第二代戰鬥機的較好水平並已接近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同時在有效武器載荷和作戰半徑上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改進的電子設備也提高了飛機的總體作戰效能。

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殲-7EB型是E型基礎上拆除了武器和相關電子系統,並裝上特技飛行需要的高精度儀表,為接替於1989年停產的殲教5作為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新坐駕。

殲-7M是殲-7ⅡA型為基礎重要的出口型號,1983年8月31日首飛。殲-7M型改進的核心是採用了大量西方先進電子設備。

中國將退役殲-7研製改裝成空靶無人機和攻擊無人機。

殲-7系列戰鬥機,是中國自行研製、大量裝備、批量出口的一型優秀第二代戰鬥機。是中國科研人員將米格21潛能挖盡的表現,提現了中國科研人員的智慧。殲7到現在都依然活躍在祖國和其他國家的天空。貢獻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