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從2017年開始,區塊鏈成為全球科技創業領域備受矚目的熱點。雄安已經在區塊鏈應用方面付諸諸多實踐,今天為大家進行了梳理,一起來看↓↓↓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從工程管理到建設者工資發放,從工程項目融資再到這座未來之城的信用徵信系統的建立,區塊鏈在雄安正實實在在發揮影響。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雄安推出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  

在建設雄安新區的過程中,中國雄安集團推出了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它是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集成管理系統,可別小看這套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它專打傳統工程項目中的痛點問題,比如:違約轉包,資金挪用,形成工程安全質量隱患問題;農民工維權難、不能及時足額拿到工資問題等。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雄安區塊鏈造林項目建設指揮大屏   

通過這個平臺,企業與總包商之間,總包商與分包商之間、分包商與施工人員之間所有的合同、票證等都上傳到區塊鏈系統中。所有的行為都會在這個賬本上留下印記,接受大家監督。這套系統不存在中心賬本,而是將賬目在各個節點分佈式備份,所有信息環環相扣,不容篡改,再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把付款路徑確認下來,實現一鍵式、穿透式付款。   

說白了,區塊鏈技術就是一套絕對安全的分佈式賬本,雖說技術是新的,但解決的問題其實非常古老——記賬問題。有了區塊鏈,假賬無處遁,自然就沒了層層分包問題;有了這套神奇的賬本,可以穿透式付款,款項不再層層轉手,也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  

目前雄安新區開展的千年秀林工程、城市截洪渠、唐河汙水庫治理、容西汙水廠建設等項目都應用了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與工程相關的近700多家企業全都“上鍊了”,累計管理資金達到了9.4億元。   

在雄安,區塊鏈徵信融資不再難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難題,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中小微企業拿不出足夠的“信用值”來打動銀行。而在雄安,區塊鏈已經在這一領域顯露身手。  

今年6月,全國首例“區塊鏈-供應鏈”分包商融資業務在雄安新區容城容東片區截洪渠一期工程成功落地。金融機構以容城容東片區截洪渠一期工程為應用場景,為截洪渠項目的分包商提供訂單融資,授信金額400萬元。  

這400萬元的業務可不簡單,它是雄安新區乃至全國金融系統第一筆針對中小微企業,完全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徵信併成功辦理的訂單融資業務,對中國相關業務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經濟學人》把區塊鏈技術比作“信任的機器”,通過安全技術方法,可以打造一套完全不需要第三方背書的信任機制。“上鍊”的企業信用好不好,都可以在“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記錄,可以說區塊鏈讓企業擁有了“信得過”認證,從而實現信任與價值的轉移和延伸。這一優勢讓“區塊鏈+徵信”的應用備受業內關注。而雄安新區,正在這一領域進行積極的探索。

  在雄安,區塊鏈技術還將牽手BIM、CIM,打造全然不同的數字城市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在雄安,從第一個城建項目開始就採用BIM(建築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技術,實現了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的同生共長。實踐證明,將建築產業鏈上各法人主體(開發商、施工方、監理方、運營方)和個人的數字化管理與BIM中的數字化施工、管理和運維結合,是區塊鏈技術服務於數字城市建設的必然之路。  

在雄安,未來可期,未來正來!  

未來可期:區塊鏈技術已在雄安這些領域探索應用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要“明確產業發展重點,超前佈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等技術研發及試驗。”可以預見,區塊鏈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里程碑技術,將對正在建設的雄安新區產生深遠影響。   

前不久,中國雄安集團在與區塊鏈技術公司ConsenSys(以太坊)交流會談時表示,雄安未來要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實驗平臺和應用市場。可以預見,未來區塊鏈技術將在雄安新區工程管理的資金管控、拆遷補償、資源分配、數據溯源、數據可控共享和交換、數據安全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無改革創新,無雄安價值!區塊鏈技術在雄安能夠實現“無病灶”式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將應用到服務人類、造福雄安、創新中國的康莊大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