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文化展,看不過來啦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五一小長假,許多人的娛樂活動就是看電影,那麼今天的文化串燒就從電影說起。

說到電影,我們當然會想到“國際範兒”的平遙,這不,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將於10月11日至20日在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舉行。從即日起,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始面向全球徵片。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本屆電影展的官方單元包括致力於發掘全球優秀新人新作的“臥虎”單元,關注類型電影的“藏龍”單元,囊括年度重量級商業電影和大師作品的“首映”單元,以及從主要國際電影節中精選優秀影片的“影展之最”和關注華語新導演的“華語新生代”等數個單元。此外,本屆電影展還設有視角獨特、具有學術價值的“回顧/致敬”單元,以及與山西本土相關的“本土製作”等單元。

希望這屆的電影展能像第一屆一樣,帶給我們驚豔和質量上乘的影片,讓我們在本土先睹為快,期待十月的到來吧!

其實在等待平遙國際電影展時,有一個電影展應該許多人都先觀看了,那就是第十屆兩岸電影展。

兩岸文化,一脈相承。電影交流是有溫度的交流,這個溫暖就來自於人心和情感。五一前夕,第十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在太原揭幕,本屆電影展由中國電影基金會、臺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辦,山西電影製片廠等承辦。在電影展論壇上,兩岸嘉賓廣泛交流,併為臺灣著名導演李行頒發了“兩岸電影交流突出貢獻獎”的獎盃。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十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太原揭幕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展映了6部優秀臺灣影片,包括《上岸的魚》《乒乓》《有一種喜歡》《花甲大人轉男孩》《盜命師》《痴情男子漢》,在展映期間許多觀眾免費觀看了電影。

說過電影,我們再說回平遙,因為那裡還有一場盛會要舉行。

牽手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將於7月20日在平遙古城舉行開幕儀式。這也意味著這座世界級古城,將在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和平遙國際電影展後,再添一文化名片。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平遙國際雕塑節旨在推動中西方當代雕塑藝術交流,創辦具有當代藝術教育性質的國際化展覽。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包含國內外雕塑藝術家作品聯展、研討、評獎、藝術家駐地創作等多個環節,由數名國內外著名策展人聯合策展。4月至6月為集中創作階段,7月20日在平遙古城舉行開幕儀式,8月至9月為作品展覽階段,將有國內外眾多雕塑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展出。

平遙傳統的文化色彩和藝術底蘊舉世矚目,每年世界各地來平遙的藝術家和藝術院校學生絡繹不絕。雕塑節的舉辦將展示世界雕塑藝術變化趨勢,培養與國際藝術發展接軌的中國新一代雕塑藝術領路人。

平遙熱鬧哦,八到九月看雕塑展,九月看攝影展,十月看電影展,呵,看不過來了,怎一個“牛”字了得!

平遙各種國際範兒的展不簡單,山西博物院裡的寶貝也很值得看哦,在這裡,不用出國便可探知古埃及文明。

日前,由山西博物院、意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主辦的“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正在山西博物院主館臨展廳舉行,已有不少山西觀眾在家門口近距離地欣賞了來自北非尼羅河畔的古老文化。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據瞭解,此次“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共展出意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館藏的144套235件珍貴文物,文物年代跨越古埃及前王朝至末朝時期。展覽有“尼羅之畔”“諸神之鄉”“永生之念”三大部分,展示古代埃及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諸多特點。特別是展品中的砂岩“獅身人面像”,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紙莎草·墨水《亡靈書》,兩尊高213釐米、210釐米的花崗岩“塞克荷邁特女神像”,以及孔蘇金字塔都是難得一見的見證古埃及文明的文物珍品,這些文物是首次向公眾展示。這個展覽將持續至6月24日,觀眾可領取門票免費參觀,不要錯過哦。

說到山西博物院,就說說鎮館之寶晉侯鳥尊吧。近日,它去“北大”啦!

“鳥尊”去北大可不是上學,而是應邀赴京參加“北京大學120年校慶特展”。“鳥尊”為什麼要去北大展覽呢?當然是有原因的。上世紀70年代末,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與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考古隊,在位於“河汾之東”的“天馬-曲村遺址”,發現了轟動考古學界的“晉侯墓地”。從1992年春至2000年年底,19座墓全部清理完成。其中,晉侯墓地114號墓的鳥尊,出土時已經殘損為碎片,經北京大學專家之手,拼合、除鏽、復原,最終重現文物神韻。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鳥尊”因為還有碎片,所以能被複原,而對於天龍山石窟流失海外的佛造像來說,它們只能通過畫展“回家”。

近日,“追尋瑰寶——天龍山石窟流失海外佛造像繪畫作品展”在太原美術館揭幕,展出的78件佛造像畫像珍貴異常。

各种文化展,看不过来啦

作為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天龍山石窟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朝東魏時期,歷經北齊、隋、唐歷代開鑿,共存石窟25座,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的寶庫”。19世紀20年代,外國侵略者對天龍山石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使天龍山石窟的造像精品大量流失海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多國。本次展出的天龍山石窟造像繪畫,繪製歷時七年,飽含著畫家張晉峰的心血和追尋瑰寶、傳承文化的赤子之心,來之不易。值得大家去看、去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