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論汪建之五到十年內合成任何生命的言論續——憨道

這話還得從若干年前說起。。。

1990年,美國國會批准人類基因組計劃(簡稱HGP)總預算30億美金,計劃15年內完成。


生命科學|論汪建之五到十年內合成任何生命的言論續——憨道
要知道,在當時,這個決定是什麼艱難的,是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提出的。

當時的測序儀只有使用放射性標記的第一代"平板凝膠手工測序儀",通量低,成本高(成本總和為每鹼基10美元)。

經過統計,全世界各國所有這些測序儀的合計通量,以及所有中心的測序能力總和,在15年內完成可能性幾乎沒有。

可見當時這幫科學家的遠見與膽略。

他們在充分理解基因組測序"意義重大,勢在必行"的同時,還預見到測序技術在這一重大需求的推動下,一定會有重大改進或新的方法的出現。
生命科學|論汪建之五到十年內合成任何生命的言論續——憨道

注意這個很重要。

只有HGP這樣的"重大計劃"才能激發改進現有儀器,發明新的儀器的激情和全社會的熱情投入。

奇蹟就是這樣產生的。

那麼華大基因作為中國的基因革命的先鋒,見證了這一切,並和中國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北方研究中心等15個單位一起參與了1%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HGP。

當時還有一個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奠定了HGP精神,即"共需,共有,共為,共享"。

HGP成為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第一個參與國最多,協調得最好的超大型國際合作研究計劃。

雖然經過我前面一篇文章«五到十年內合成任何生命?»,認為汪建的言論有誇大之嫌。但我們也不可不審慎對之,也不能將汪建的言論完全解讀為忽悠。

也許他也想要倡導化學合成生命這一重大課題計劃,也像當年HGP的計劃一樣,在執行過程中,方法和儀器竟然出人意料有了重大革命性突破。

生命科學|論汪建之五到十年內合成任何生命的言論續——憨道

在全世界人民全力以赴情況下,很有可能儀器有重大革命性突破,並有新的方法出現。雖然可能性有點小。

夢想要有的,雖然很狂野,萬一實現了呢,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