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窮?你是故意的!

不得不說,有些人窮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以說是故意的!

本來可以輕鬆攢下錢,實現財富增值,享受美好生活,可偏偏因為“沒文化”吃了很多虧。

你窮?你是故意的!

你別不信,我總結了這幾條原因,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太保守

有朋友問:“銀行的12存單可以到期不續存嗎?感覺利息有點低啊。”

後來才發現,朋友的理財工具裡只有銀行12存單,而且已經存了好幾年了,每單到期後續存,而且把每月結餘的資金繼續存進去。幾年過去了,她才發覺利息有點低,問能不能不續存了。

她的本意是強制儲蓄,殊不知強制儲蓄也有更好的方法啊,比如貨幣基金。

目前1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是1.5%,即使銀行上浮後,也基本上不超過2%的水平,而貨基近3年的平均收益率是3.4%,輕輕鬆鬆每年多賺1.4%。

當然了,咱們不能光說收益,不說風險。銀行的定期存款的確風險很低,但貨基的風險也高不到哪兒去啊。這麼說吧,如果風險按照10級算,銀行定期是1,貨基頂多是1.5。

關於貨基的更多知識,我就不在這囉嗦了。總之,多承擔一丁點的風險,去賺錢更高一點的收益是完全值得的,太保守了只會離“窮”更近一點。

2、缺乏常識

也有朋友問:“一直不敢買基金,萬一我買的基金平臺倒了,我的基金豈不是就沒有了?”

平臺只是代銷的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即使平臺出現倒閉等問題,基金還是在的”。

她還是不解,繼續追問:“那萬一平臺限制提現,我的基金不就不能贖回了嗎?”

基金都是有發行管理資質的基金公司發行的,平臺只是代銷而已,就好比格力是製造空調的,京東只是幫著賣而已。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有這種擔心,即使平臺由於經營不善倒閉了,你買的基金還在基金公司的賬戶裡躺著呢。

3、迷之自信

和前面兩種保守的人相比,有種人更可怕,就是迷之自信,比如盲目去炒股。

一個漲停板就10%呢,為啥不炒股?

這就是典型的“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光看見漲停,看不見跌停,完全不懂股票背後的收益和風險。

即使你告訴他股市向來是“七虧二平一賺”,他也覺得自己會是那幸運的“一”。

可是實際上呢?其它投資產品一年賺的錢還不夠股票虧的錢,一年下來不僅白忙活,還倒貼錢,你說是不是越來越窮?是不是故意的?

真想參與這種較高風險的投資,建議你不如把重心放在基金方面。

作為一種“專家理財”工具,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是遠超你的。當然,基金篩選和配置也是個技術活。

4、透支消費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位財蜜的留言:

“我一個朋友在不靠譜的網貸平臺借了不到1萬塊錢,結果現在全家砸鍋賣鐵幫他堵了10萬的窟窿。”

信用卡套現、借錢買彩票、借高利貸等等,無節制地透支消費讓自己陷入債務泥潭。 這些東西千萬碰不得。

要想不變窮,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量入為出,在自己承受的範圍內適度消費。

5、忽視自己

可能你會說,這些問題我都沒有,只是工資比較少、也沒有一技之長去開源而已,怎麼能變成有錢人呢?

答案很簡單,從“投資自己”做起。

財富的雪球能滾多大,只和兩個因素有關,第一是本金多少,第二是是收益率高低,而本金是一切理財的基礎。

本金從哪裡來?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能靠工資賺。如果你工資低,那就換個高一點的工作;如果你能力低,那就想盡辦法去提高能力,然後爭取升職加薪。

別無他法。

總之,要想不窮,先做好自己,然後通過理財錦上添花,別本末倒置了。最重要的一點,千萬不要在夜晚做出無數個決定後,醒來卻還像之前一樣懶惰的活著,不學習、不思考也不行動。如果這樣,你窮就是故意的!


關注“交行信用卡上海中心”,你需要的這裡都有。

你窮?你是故意的!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立刻進入高速申卡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