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旺鄉:走出去學典型 找差距促發展

英旺乡:走出去学典型 找差距促发展

8月3日,英旺鄉黨政領導班子同英旺村“四支隊伍”成員一行12人在鄉長袁玉梅的帶領下赴寶塔區馮莊鄉及安塞區高橋鎮開展為期兩天的考察學習。

在寶塔區馮莊鄉康坪村,全體人員先後觀摩了康坪村黨員活動室、知青舊居、窯洞賓館和民宿小院。

在馮莊鄉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對康坪村抓黨建促脫貧、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發展等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學習。

在康坪村黨建專室和廉政教育專室認真學習了康坪村抓黨建促脫貧和抓廉政教育促作風轉變及各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深刻感受到了康坪村領導班子敢於擔當、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

在知青舊居認真學習瞭解了以王岐山同志為代表的知青們當年在窮山僻壤中和當地鄉親們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努力奮鬥的感人故事,學習了知青紮根基層、服務群眾、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

英旺乡:走出去学典型 找差距促发展

最後,考察了康坪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查看了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綠化美化工程等,與當地領導幹部開展了深入交流,對康坪村農業產業發展與鄉村旅遊發展進行了深入瞭解。

康坪村街道整潔、秩序井然、有花有草、紅綠相間、設施齊全、管理規範。在管理方面實行了“定人、定崗、定責、定薪”機制,並建立了門前三包制度、垃圾清運制度、檢查評比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做到了活有人幹、事有人管、分工負責、常態運行。走進康坪村,讓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鄉村味道,質樸,靜謐。一路走來山清水秀鮮花掩映,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陝北窯洞、一條條幹淨整潔的鄉村小道,還有刻滿記憶的知青院,用磚塊、瓦片、石頭等堆砌的圍牆,用木頭做成的大門,院門口的石碾子、喂牲口用的水槽、富有當地特色的陝北民歌和陝北說書等演繹出一幅幅質樸的陝北鄉村畫面,讓人耳目一新。

到了安塞區高橋鎮,全體人員先後參觀了高橋鎮的大棚種植基地、蘋果種植基地、設施養羊基地,原生態文化村高橋鎮魏塔“東方畢加索”文化村、陝西國畫院魏塔寫生基地,以及先後被評為“陝西省現代農業示範園”“延安市鄉村旅遊示範村”“陝西省水土保持示範園”“延安市首批一村一品專業村”稱號的南溝村。

魏塔村的原始風貌靜靜地沐浴著它獨有的陽光,在藝術家的筆下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散發著藝術的氣息,走進魏塔村,突然感覺時光倒流,一切都放慢了腳步,使人身心得到放鬆,彷彿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英旺乡:走出去学典型 找差距促发展

南溝村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園,發展鄉村旅遊,已然是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村莊。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大大改善提高,生態農業示範園裡的格桑花谷和生態木屋酒店獨具特色,形成一道靚麗別緻的風景,置身其中感覺到了異國他鄉,彷彿到了童話王國,每到一處都可以勾勒出一副具有浪漫色彩的油畫畫面。

通過考察學習,使每一位成員進一步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境界。大家紛紛表示,今後要不斷加強學習、自我提升,勇於擔當、努力奮進,積極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考察結束後,袁玉梅強調,本次考察學習時間緊、行程滿、看點多,參觀學習人員一定要把本次學習考察中學到的先進經驗帶回去,將所看所學所思所悟真正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聚力做好當前脫貧攻堅工作。英旺鄉距離宜川縣城僅27公里,靠近富縣,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好又具有區位優勢。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鄉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產業基礎較好,我們要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充分發揮英旺鄉現有的資源優勢和地位優勢,強化產業引領,激發發展活力。在推進“旅遊+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上再深入研究和思考,重點培育特色產業,形成具有本鄉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緊緊抓住全縣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的有利時機,把農業發展和鄉村旅遊有機結合,積極學習典型,客觀尋找差距,創造性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走出一條具有英旺特色的鄉村旅遊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