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娛樂碼頭/文

大島渚曾經說過:“青春不只有歡樂,青春一定是團憤怒的火,正因為我們不斷碰撞我們的憤怒,才有我們的青春。”這句話應該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吧。這個暑假《我們的青春期》向廣大的小夥伴們展現了,少男少女之間的嬉笑打鬧、愛恨情仇、奮鬥成長,多少人追《我們的青春期》是為了抓著青春的尾巴,回憶著我們共同逝去的青春。

《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我們的青春期》行走的荷爾蒙,懵懂的愛情,青春的美好,元氣滿滿,這波回憶殺很安利。該劇講述20世紀90年代初南方小城五家孩子的青春與奮鬥,與朋友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困難中互相護持,共同成長的故事。相比以往的同類型題材,《我們的青春期》年代感很強,但是弱化了城市特點,不再是北京四合院裡少男少女才會有青春,代表了更多人的青春期,能引起一代人的共鳴。

《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說到年代感,現在我們隨便穿的一雙運動旅遊鞋都要上千塊,而在那個年代,多少女孩為了能穿上夢寐以求的小白鞋,而要與父母做思想鬥爭,還要和家裡的弟弟做金錢鬥爭,劇中的高小敏就是這樣,母親承諾考進前十名,就給她買一雙小白鞋,而當她十分努力考到並列第十的時候,母親卻和她玩起了文字遊戲,考進前十名而不是並列第十名,而弟弟珠算比賽拿了冠軍就獎賞一頂最潮的帽子,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才會有。

《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可以說這部劇的年代感很強,除了家庭中生活瑣碎外,鄰里之間的情感也有很強的年代感,現在的人們都住著高樓大廈,鄰里之間都不認識,甚至幾年都不曾有過任何交流,而在劇中完美展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生活在高臺門的這五個家庭,家長們時不時小聚一下,而在走動的同時,誰家有好吃的都要互相分享一下,孩子們則一同在嬉笑打鬧中成長,這是屬於那個年代青春的美好,很值得懷念。

《我們的青春期》: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

《我們的青春期》董春澤導演,從懷舊角度切入,再現了90年代不一樣的青春校園和生活瑣事,用強烈的年代感展現青春共鳴,劇中那些美好的場景你我都有過,那些逝去的美好都成為了長大後我們手中攥緊的火把,可以時常回憶,卻再也不用回頭了。感謝《我們的青春期》,讓我們可以追尋那段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這波回憶殺很安利。沒有人永遠18歲,但永遠有人18歲,至少有那麼一段青春,是屬於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