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築牢衛生防疫保障 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搞好衛生防疫是抗洪救災的關鍵。近期,州衛計委在積極做好受災受傷群眾醫療救治工作的同時,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以得力舉措加強災區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強化安排部署。7月22日下午,州衛計委在廣河縣三甲集中西醫結合醫院組織召開全州衛計系統防汛救災衛生防疫緊急工作會議,深入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常委會、州委常委會以及州政府常務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衛計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會議要求全州衛計系統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防汛抗洪工作的嚴峻性、艱鉅性和緊迫性,堅決克服麻痺鬆懈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把思想認識問題解決好、把工作預案完善好、把部門職責履行好、把工作措施細化好、把應急值守安排好、把督促檢查落實好,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強化技術指導。及時成立了全州防汛抗洪衛生防疫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制定印發了《臨夏州防汛抗洪衛生防疫應急預案》、《臨夏州防汛救災衛生監督應急預案》、《關於切實做好洪澇災後愛國衛生工作的緊急通知》和《全州洪澇災害衛生防疫工作指導手冊》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邀請省疾控中心何愛偉副主任及省健教所一行7名專家,通過以會代訓和現場培訓的方式,就當前傳染病防控、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安置點環境衛生整治、受災區域預防性消毒、飲水飲食衛生監督、防疫人員配備分工、受災群眾心理疏導干預等方面作了全面細緻的培訓。州衛計委和各業務單位主要負責人,通過巡迴督查方式,對各防疫點技術操作不規範、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問題進行了指導糾正。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強化措施落實。一是充實工作隊伍。在三縣受災嚴重的5個鄉鎮、5個集中安置點各設置醫療救治點、衛生防疫點、衛生監督點11個。州縣業務單位共派出專業人員215人、環境衛生整治人員125人。州縣對各縣、各點工作實行包保制度,每天進行巡查指導,確保了責任到人、到點。二是加強物資儲備。受災3縣目前共儲備84消毒液、泡騰片等55箱,殺蟲劑300瓶,防護服150套,手套帽子各300個,噴霧器130個,護目鏡150個,漂白粉400袋,生石灰7噸。三是加強傳染病監測。由安置點所在鄉鎮衛生院及醫療救治點負責,實行聯動機制,嚴格執行傳染病日監測報告制度,重點做好洪澇災害後易發多發的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預測預警。目前,通過各鄉鎮衛生院、醫療點接診監測及安置點的主動搜索,尚未發現傳染病疫情。四是加強飲用水監測。共出動衛生監督員36人次,採集災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樣13份,經快速檢測,2份理化指標符合標準,其餘水樣正在規範檢測。五是

開展環境預防性消毒。3縣共組建專業衛生防疫隊18支,會同方舟救援隊隊員,主要使用環保、綠色、無味的含氯消毒液、泡騰片、漂白粉等,對群眾集中安置點、廁所、垃圾點、供水飲食點、群眾庭院、倒灌水井等進行全方位消毒。截止23日,防疫隊共出動23車次、164人次,消毒集中供餐點5處,消毒垃圾點40處,消殺房間112間,環境消毒近16萬平方米。六是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集中安置點共設置垃圾點40餘處,發動當地群眾積極開展了周邊各類垃圾、汙水、人畜糞便及衛生死角垃圾清除及清運工作。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強化宣傳教育。創新宣傳方式,提高群眾的災後衛生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州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分別接受州電視臺、州民族日報社專題採訪1次,在巜民族日報》刊豋《洪澇災害後,這些疾病預防知識要知道》宣傳版面一期並印製5千份,全部分發到受災群眾手中。組織州縣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對重點受災地區群眾面對面開展防疫知識和防護措施宣講19次、心理疏導22人次,有效消除了群眾恐慌心理,增強了戰勝災害疫情的信心。

臨夏州衛計委在受災鄉村堅持衛生防疫與醫療救治並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