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什麼連窮人也都沒錢了?

說實在說中國窮人沒錢了,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的確中國窮人其實才是中國最會存錢的一群人,幾乎中國大量的家庭在相當長的時間範圍內都將家庭財富的主要部分存入了銀行,成為了居民存款,正是這些居民存款成為了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不容樂觀的,中國的窮人(這裡的窮人也只是相對概念),我覺得用窮人不如用工薪人群來形容更為合適,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中國的工薪人群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

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抵不過GDP增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7%,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們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收入增長其實已經趕不上GDP的增長速度了,根據陳志武教授的觀點,當居民收入增速趕不上GDP增速的時候,這就代表居民的實際財富水平的增速已經落後於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並沒有被存到居民的手中。

二是居民財富的大部分都被房地產所覆蓋。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佈的《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資產的73.6%為房產,其次為金融資產,佔比為11.3%,工商業資產佔比為6.6%。而在工薪家庭裡,房產和金融資產佔比較高,分別為78.2%和13.2%,工商業資產佔比僅為0.9%。相比於世界其他發達國家來說,中國家庭特別是工薪家庭的房產佔比過重,這樣的結果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國家庭的房子成為了主要的財產來源,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風吹草動,必然會引發巨大的財富貶值或者縮水,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的家庭財產都是不動產,導致了中國家庭的資產流動性極差,資產想要變現的難度非常大。

三是中國現實存在的消費降級。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拼多多上市所引發的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的爭論將中國人的消費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從直觀的數據來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5%,增速較4月回落0.9個百分點。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低於上半年9.4%的增速,社零總額的歷史新低讓人擔憂,與此同時,在微觀層面,代表中等收入人群消費指標的星巴克出現了9年以來的第一次營業額下降2%的現象,而在低端消費品市場,涪陵榨菜2018年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了營收與歸母淨利潤高速的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34.11%和77.52%,其銷售毛利率更是提升至55.03%。方便麵的市場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增長,這些反向指標都在證明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在下沉,我們所說的消費降級有可能真的存在。

這三個問題,如果綜合起來看,其得出的結論有可能非常嚇人,一方面,中國居民收入的增幅其實並沒有實現大幅度的增長,甚至無法跑贏中國經濟的增速,另一方面,過高的家庭槓桿,已經家庭財富中房地產所佔比重的過重最終導致了中國人消費水平的下降,正如之前各大媒體反覆論述的,2015年之後被迫以各種形式不斷舉債購房的年輕人,有可能是中國槓桿率最高的一群人,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也是未來中國有可能最有消費能力的一群人,如果這群人都無力消費的時候,估計等待著我們的不僅僅是消費降級這麼簡單了。

消費能力降低,儲蓄率下降的問題不容小覷,風險正在無形中快速積累,如何能夠真正化解正在考驗著我們所有中國人的智慧。

中國為什麼連窮人也都沒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