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闸!”裁判一声令下,将军捉对厮杀 回顾上海曾经火爆蟋蟀大赛


“起闸!”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闸门被拉开,双方草手用蟋蟀草将两只虫引到斗栅中央碰头,“止草!”裁判再次发令,两位草手忙将手中的草从斗栅中撤走。两位“将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两声鸣叫后,无须过多试探,直接进入胶着状态。台上,选手引导“爱将”厮杀,台下,近百名虫友正透过墙上的投影仪观赛,时而兴奋欢呼,时而扼腕叹息。

2007年,第一届上海蟋蟀竞技联赛举办,上海蟋蟀界的老法师陈明昌先生担任此次比赛总裁判长,他感慨道:“像这样规模、正规、健康的蟋蟀大赛,在上海已有近20年没有举办了,这不能不令虫友们期待。”

为了营造火热的赛场氛围,虫友还特地带来了两台投影仪,在现场实况转播。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工作人员给参赛蟋蟀统一“配餐”,然后关上盆,大约30分钟后,进行称重和配对。比赛组织者顾海芳说:“每一对参加比赛的蟋蟀,体重、个头必须差不多,否则就是以大欺小。”

“现在好虫越来越难找了,不少人专程到山东、浙江等地买虫,更多的人则是早早赶到花鸟市场泡着。”虫友胡东群是一家汽车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家里专门腾出一个小房间养蟋蟀。“最多的时候我养了300多只,一般有100多只,这么多虫,能斗的也就十分之一。”

胡东群小时候住在汉口路,常和弄堂里的朋友一起斗蟋蟀。“老房子拆了,原来很多玩伴都散了,蟋蟀网办起来后,大家才重新聚集在一起。”胡东群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圈子里斗蟋蟀的都是上班的白领和一些退休人员。

养蟋蟀是个辛苦活儿,“虽然辛苦,但是赢一场比赛,那种喜悦不亚于胜球赛。”胡东群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