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透露出的醫藥板塊投資邏輯

最近幾期內容都在談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巧合的是徐崢的《我不是藥神》電影在近期上映,所以也藉著這個熱點再談一下這個板塊的邏輯主幹。實際上看完《我不是藥神》筆者也跟所有其他觀眾一樣,鼻子酸酸的、眼睛溼潤的,很顯然這部劇並不是徐崢傳統意義的喜劇,看到後來感到的是一種無能為力,儘管主人公程勇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藥監部門在當年也做出了努力,電影放映後又展開了新一輪的努力,但是從經濟理論的視角看,其實大方向上還是無能為力,人命無奈的說,就是很脆弱,儘管人們為了續命寧願付出一切,但是即使是非常有錢的喬布斯,也並沒能戰勝病痛。

《我不是藥神》透露出的醫藥板塊投資邏輯

無奈的博弈

電影中最大的反派,可能就算是瑞士格列寧了,一小瓶藥要賣幾萬塊錢了;病人寧可傾家蕩產,也一定要買藥;法律居然支持瑞士格列寧賣天價藥。影片就是在這樣一種巨大的衝突中展開的。主人公程勇早期看到了“命就是錢”的商機,投身到倒藥的生意中,後期在朋友亡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主人公人性爆發,為了無助的病人免費為病人帶藥,甚至倒貼,但是實際上也只是在一段時間救了幾千人的命。這個博弈本身並沒有化解。

近期很多文章已經用數據詳細解讀了其背後的邏輯,比如醫藥企業研發一款新藥,其週期和成本往往高達數十億美元,但是實際上這些藥的市場並沒有那麼大,比如電影中提到的格列寧所醫治的慢粒細胞白血病,其發病率是十萬分之1、2。假設格列寧的研發成本是20億美元,用戶市場為10億人,實際上需要去分擔成本的人數為1、2萬人,僅研發成本人均就要分攤10萬美元到20萬美元。所以,這麼看藥企似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除非都不研發,都去賣現存的藥。

但是人們都希望活下去,需要有效的藥,為此願意不惜一切代價。

政府政策也很難制定,一方面需要滿足患者的需求,一方面要促進藥企研發更多有用的藥。患者希望降價,藥企需要利潤維持經營。而這兩者的方向是分裂的。

《我不是藥神》透露出的醫藥板塊投資邏輯

現存條件的市場邏輯

當然我們樂觀的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藥企的研發成本終有一天會降下來,醫療科學家可以像物理學家一樣用電腦去模擬藥品的作用過程。或者可以通過更高明的政策創新,去解決一些問題。但是當下,顯然不存在這樣的條件。

我們看到,只要藥有用,患者是多少錢都願意花的,正如程勇早期所認為的“命就是錢”,所以真正有效的藥開發出來,如果不加限制一定是非常暴利的。為了讓人們有更多的有效的藥可以用,政府不得不給藥企留下足夠的利潤。同時,為了社會的公平、爭議,要儘可能的壓低藥品價格,讓患者買得起。這樣的博弈的結果是,醫藥行業的利潤,需要被人為限制在一個合理區間之內,在這個區間醫藥企業有動力擴大研發、生產,同時也有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最大化的保證患者利益的實現。

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筆者認為醫藥行業的持續增長,是可以預期的。(文/《老編輯聊基金》田立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