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羣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序言中,將那些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大事件、那些“極富戲劇性且生死攸關的時刻”稱之為“群星閃耀的某一刻”。

他說:“我們將從不同的時代和領域回顧那些群星閃耀的某一刻——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歷史黑夜。”

今晚,一部由慈文傳媒出品的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即將登陸北京衛視品質劇場,並由騰訊視頻網絡獨播。這部飽含匠心與誠意的劇集,便是對中國航天史上一段群星閃耀時刻的回望,那是一段滿腔熱血矢志報國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是一顆中國近代史上永遠閃耀的星辰。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眾戲骨齊聚大西南

上演愛恨交織下的中國航天夢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墨綠方正的軍裝、乾淨卻略帶褶皺的工人服、厚重笨拙的灰皮大衣、鏽跡斑斑的鐵漆缸、昏黃而不失暖意的白熾燈,這些現在看來已逐漸遠去的事物,卻撐起了那個時代所獨有的色彩與情調。初看預告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的復古鏡頭下,眾多優秀的青年演員和老戲骨們“整容式”的扮相與“神還原”的演技,就足夠把人帶回新世紀前的曙光中。

在眾多優秀的青年演員中,最令胡扒醫心動的必然是楊爍了。此次,沒有了小包總那行走的荷爾蒙,卻梳起中分頭,穿上皮夾克,化身為軍人後代張利軍,在追逐航天事業的過程中,有了爺們兒的血性與擔當,還從研究員升職為廠長,完成了“士兵”到“將軍”的蛻變。主演楊爍眼中的張利軍就是個“對待愛情忠貞不渝,對待朋友兩肋插刀,對待同志捨己為人”的人,這麼誇自己,還真是把人的期待值又拉高了不少啊!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青年演員荊浩在劇中飾演“書呆子”馬朝陽。作為設計兩彈一星的重量級人物,馬朝陽不問世事、醉心研發,不僅 “呆”,還有一股 “楞”勁,他計算數據不眠不休也就罷了,還為了一本書“搶劫”首長,這性格也是沒誰了。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但誰能想到,“技術型秀才”張利軍與“書呆子”馬朝陽卻CP感十足,他們互補的性格與做事風格,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在條件艱苦的基地中,因為“一生一起走”的兄弟情誼,讓大西南的天空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芒。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這兩天在《延禧攻略》裡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爾晴(蘇青 飾)也在這部劇裡有亮眼表現,不過如果不是提醒,相信你是很難找到爾晴的身影的。原來在這部劇裡,蘇青飾演的陸若文不再是謹小慎微、精於算計的小女人,而是為了理想闖基地、還勇闖男澡堂的女豪傑,這股子闖勁和爾晴的感覺完全不同,今晚劇集開播可以期待一下啊!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除了當下新鮮血液的注入,被稱為“靈魂導師”的任程偉和“老幹部”高明為這部戲勾畫出了更為厚重的時代色彩。一向以高大正派形象出現在熒屏上的任程偉此次化身為“英雄背後的男人”高佔武,作為青年一代的工作者導師,他積極為航天事業發現人才清除障礙。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劇中另一位與他交相輝映的人物必然是司令員高明瞭,他那充滿“雲南調調”的“高氏四川普通話”分外吸睛,劇中的搞笑擔當非他莫屬,這位平易近人的長官形象,在老戲骨的演繹之下達到了返璞歸真的效果。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在之前的採訪中,眾演員都坦言這部劇是一大挑戰。拍完戲後,他們對於如今的幸福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楊爍說:

“我們今天的這些幸福是源於我們祖輩的努力、拼搏、奮鬥。沒有國防事業,所有的經濟、文化、教育等等就沒有保障,有了國防事業,別人想動我們的時候,他得掂量掂量,所以是這些人,他們偉大,我們不能忘記這些人。”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七年磨一劍,

聚焦“三線建設”重溯青春奮鬥傳奇

“之所以想做這部劇,就是因為我是50年代人。我們這個年齡段對那個年代會有一種記憶或者留戀,對這種題材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總製片人鐵佛說起《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的緣起時,亦飽含著真摯。“這部戲準備了八年的時間,這個劇本的第一稿是一個在火箭基工作人員寫的,我看了這個劇本有感觸,因為我曾經在中國科學城四川綿陽生活工作了十年,當時有很多這方面為我們國家“兩彈一星”計劃,而獻出終身時光的科學家。”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武力威脅和核訛詐,加強戰備,逐步改變我國生產力佈局,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做出“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此,中央軍委成立了專委會,在“兩彈”中的原子彈爆炸成功後,核導彈的昇天被提上日程。為了打破外國對中國研製核導彈時間的預測,專委會決定將核導彈研發的時間,由美蘇兩國預測的10年或8年縮短為5年。故事由此開篇,以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主線,以張利軍(楊爍飾)、陸若文(蘇青飾)、向晴(練練飾)和馬朝陽(荊浩飾)四位年輕人的情感經歷為輔線,講述了四人在老師高佔武(任程偉飾)的帶領下,為了航天夢想,將青春甚至生命獻給新中國導彈和火箭研發事業的故事。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製作人鐵佛感慨道:“我是四川人,我對大三線的接觸和感知會比一般人早,而且很多三線內遷的企業,當年在西南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事。”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每位背井離鄉為國家軍工事業鞠躬盡瘁的科研工作者,都堪稱民族英雄。全劇以諸多真實事件和真實人物為原型,既能喚起老一輩人的記憶,又能讓現代年輕人瞭解這段關於“兩彈一星”研發歷程的紅色青春奮鬥傳奇。

在如今追求“短、平、快”帶來即時利益的創作環境下,該劇主創卻用了七年的時間進行準備與創作,僅劇本就六易其稿。用鐵佛的話來說,就是“凡是真實的東西和真誠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也不會是不合時宜的。”那麼,就請觀眾也帶著真誠,來看看這部在大西南的天空下,那個年代的前輩們,是怎樣為了航天夢想,將青春甚至生命獻給新中國導彈和火箭研發事業的。

正如慈文傳媒董事長總裁、《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出品人馬中駿所說:

“儘管這部劇沒有商業性,但是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劇的劇本,看到故事中奮鬥的年輕人,十分感動。我們決定拍這樣一部電視劇,要讓如今的年輕人知道當年的故事,感受到當年我們祖輩們為國奮鬥一生的偉大情懷。我相信今年的夏天快接近尾聲,但是今年的夏天一定會有一出好戲。”

看看這群年輕人的熱血青春!這部劇帶你回望中國航天路

一幅屬於那個純粹、炙熱年代的奮鬥圖景已經在徐徐展開,一段熱血追夢、飽含濃濃家國情的青春故事正在書寫。今晚,讓我們一同撥開時間的風沙,在燦若星辰的歷史長河中,一同找到我們的來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