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股市暴跌真兇

此時此刻,對於持續關注本欄分析的投資者,應該會明白這裡的下跌行為,如果我說是技術性引發,估計大家也不會覺得不妥。但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投資者會當成消息面影響,各種外力的干擾,才造成這樣的跌勢。這其實恰恰是容易忽視掉參與其中的人心變化。

說這個,是想提醒大家,股市本就是人參與的事情,一切都要以人為本,不應該離開人的行為,而把市場的漲跌建立在外力之上。這個情況,也是我週二特別說明,別指望所謂的寬鬆來影響股市的漲跌,其實關鍵在於多數投資者都是錯誤的認識,所以才會偏離股市。

關於這些外在消息的影響,我們此處暫不說明了。不過也不能說毫無干擾,股市本身就是群體行為,豈能脫得了干係。但是否想過?為何在上漲或下跌的市場環境下,這些外在的消息其對市場的影響,常常是恰好相反的,這其中的邏輯大家是否想過?

其實,就在於人心所向。人的心理變化會通過行為模式反應出來,行為模式又反過來影響投資者的心理演變,這一切又都能夠從趨勢的角度來做一個方向性的認知。當我們在顯著的趨勢裡頭,那麼您就知道人的心理預期,這進而產生行為變化。

現在我們就處於這個狀況,跌,還可以再跌,您以為跌多了,對不起,還會再跌。就這樣直到您沒有任何想法,毫無脾氣。要麼徹底遠離,要麼臥倒不動了。而這個行為的結果,會怎麼呈現呢?縮量,大幅度的縮量。所以當週二大幅度縮量的情況下,我們已經談到這不是沒人賣了,是沒有買力,缺乏承接盤啊。

由此循環往復的跌勢還終結不了,越是時不時的想刺激下,越容易引發高開下殺的再破壞局面,這反而會延長跌勢,加劇波動,造成市場更加艱難。前兩天給大家說明,“創新低量還會創新低價”,創業板已經來了,其他市場還會遠嗎?估計大家看看主板市場各大指數,也都清晰明瞭了。

這才是股市暴跌真兇

而這樣的局勢應該會怎樣扭轉?其實,還是需要反應在成交量能上,也就是我們看到“創新低價未創低量”的出現,這往往預示著買力的產生和出現,是一個反擊的前兆,但還不能視為扭轉跌勢的條件,仍然需要觀察後續的走勢和演變。這個情況我們前幾天也都已經說明過了。

總的來說,上午盤的跌勢顯著,和預期變化一致,下半周如此變動,也使得週五的行情必然承壓,所以操作上,繼續防守,尤其是總量風險,都需要主動做些控制。而且依照本週的條件,那麼下週的開局都面臨考驗,這就更要防範了。

當然,這幾天市場會呼籲跌多了,背離都跌出來了,已經有好幾個朋友跟我談這個情況了。不是不可以參考,但我們要明白的是,指數可能出現了這個行為,但個股呢?而且千差萬別,怎樣避開個體風險,您是否考慮過?您就那麼堅信買進的個股一定大力反彈嗎?這也是個矛盾點。

所以,真正認識到這點,我們還是認為從指數層面入手來選擇或許會更穩妥一些,比如ETF或者期權的交易工具,都可以利用起來。當然,由於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品,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怎樣玩,所以不懂的朋友也儘可能別碰,至少要明白風險點在哪裡,才去玩。

另外ETF的交易,也需要明白,做些相對活躍度比較高的,不要去玩沒有交易量的,那也不是很好交易的,進出都不容易。同時,也要認識到,畢竟還不能認為是方向性的轉變,即便如此操作也是要控制總量,不要激進。

還有,個股的選擇,其實讓我們比較有深刻感受的,就是經過持續的闡述投資思路和理念後,許多投資者也都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悟,真正從那些垃圾類個股上走出來,主動擁抱成長性好又能夠反應未來經濟的企業,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當然,由於市場變化關係,我們也特別強調,要遵循“質地+成長+估值+技術”的四個維度來選擇時機,也不是一股腦兒幹進去,策略和戰術安排總是要有的。

如果做好投資,不是憑藉一腔熱血,更不能還是老路子,等待終究是可以漲起來的,這都是錯誤的觀念。做好投資,做好資產的管理和配置,跟隨企業的成長獲取收益,在多空之間尋求一種新的力量平衡,為資產的穩健增值提供保障。

具體到標的物的選擇,任何時候都要明白,不和跌勢股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題材,不玩概念,不聽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線為主,唯量是問,四個條件,趨勢為王,汰弱留強,每日歸零”的原則,來審視和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與發展。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人觀點及理論論證說明,僅是提供您參考不應該構成投資建議;個股的分析說明不是推薦、點評,也不是建議操作,投資者要自行研判,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