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星 人 在 月 球 背面2》

地球,是家,也是寄居所/《外 星  人 在  月  球   背面2》

以前寫東西的時候,總想著轟動,總想著點擊率,可我僅僅是一個讀書愛好者,僅僅是抱著一顆分享的心,寫的時候也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在乎別的那麼多東西幹嘛呢?

本文是《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2》的摘抄,這本書當成是一本奇思妙想就好,很多觀點可以發展成科幻小說玄幻小說的背景。

5. 目前發現的星際分子幾乎都是由六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氫、氧、碳、氮、硅、磷,它們成了構成地球各種生命的基礎資料。

6. 風水學基本原理,形藏風,水聚氣。

7. 心態好,凡事看得開,這也是所有長壽者的秘密。

8. 古人認為靜可通神,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9. 研究表面,如果你長期做內容大致相同的夢,就很可能是肌體的某一部分出現了病變,靈魂體在向你發信號。

10. 當人類的力量越來越大時,所有的神都會越來越弱。

11. 靈則信,不信則毀。人類對創造者始終徘徊在崇拜與背叛之間,當創造者有利於人類的時候,就崇拜之,稍不如意,就背叛之。

12. 任何東西分散開來都沒有危害,可一旦聚集起來,哪怕是螞蟻都會讓人緊張,更何況這是一群有靈魂、有目的的人類?

13. 一塊石頭相安無事,只要有兩塊石,就有可能發生撞擊。

14. 大洪水神話。第一,逃脫大洪水的人都受到了神的啟示。第二,逃脫大洪水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坐船一類的東西,而且人們探知大洪水退去的方式也很相似。第三,關於大洪水的結果——少數人倖免於難的記載也完全相同,而且絕大多數是一男一女。第四,關於大洪水的水位描述,全世界也有共同性,絕大多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中都說大洪水淹沒了高山。第五,關於大洪水持續的時間,全世界也有極大的相似性,這場毀滅人類的大洪水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在120天。

15. 中國人講“無為”,其實就是“昧是非”,非是非者愚,知是非者智,昧是非者聖:不知道天下還有是非、善惡存在的人,那是蠢人;知道天下有是非、善惡存在的人,那是智者;知道於天下有是非、善惡存在,但又不往心裡去的人,那就是聖人。

16. (大腦在結構等方面跟其他動物並沒有優勢)大腦似乎像一個反光的鏡子,自身本不產生智慧,卻可以反射智慧。人有靈魂!否則人類的智慧就不能合理解釋。大腦並不能直接產生智慧,但可以反射靈魂的智慧,正如月亮反射太陽光一樣。正是因為靈魂的存在,所有才造成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不同的智慧水平。

17. 在中國人眼裡,“道”是精神的最高體現,因而,形而上者,中國人專指精神、神明等無形的東西,也可以看成是智慧。

18. 所有的“動物之思”都是圍繞如何生存而展開的,所有的學習和文化的積累,甚至族群間的種種規範,都是為了更好地使種群延續下去,繁殖更多的後代。

19. 只有生存之思而沒有哲學宗教之思的人,不能稱其為人。人類經驗證明,形而上的思維越多,生存的能力反而越弱。

20. 雖然智慧起源於靈魂,但人腦不可能像一個搬運工一樣,將靈魂的智慧直接搬運進大腦中。完成中間轉換,需要一個開關,而這個開關就是靈感。靈感一般都是反邏輯的,當靈感來臨時,它直接指向結果,而會忽略中間的所有邏輯環節。

21. 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文明的圈圈裡,重複著別人的生活,思想著別人的思想,感受著別人的感受。如果將別人的東西都去除掉,才發現自己是個真正的窮光蛋,什麼都沒有。

22. 心理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人類的“瀕死體驗”分為五個階段:

感到極度平靜、安詳和輕鬆(佔瀕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覺得自己的意識甚至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浮在半空中,並可以與己無關似的看醫生們在自己的軀體周圍忙碌著(佔三分之一)。

覺得自己進入了長長的黑洞,並自動地快速向前飛去,還感到身體被牽拉,擠壓(佔四分之一)。

黑洞盡頭出現一束光線,當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親戚們(他們中有的已去世)出現在洞口來迎接自己,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就像看電影一樣。多數是令人愉快的事件(佔七分之一)。

同那束光線融為一體,剎那間覺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為一。

23. 當歷史的時鐘指向公元前500年前後時,歐洲的古希臘,亞洲的印度、中國、波斯,還有猶太人那裡,幾乎在同時爆發了一場偉大的思想革命,影響人類今後幾千年的幾乎所有思想,在那一刻突然從這些偉大人物的大腦深處噴湧而出,就像瞬時爆發的火山一樣。這些思想的出現,幾乎將人類以後幾千年活動的原則確立了下來,如宗教的原則,人與人、人與

社會、人與自然的原則,人類的本質、意義、地位等等。以中國為例,產生於那時的儒、道、墨三家,一直到今天依然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甚至已經內化成一種思維的方式。

24.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藏。

25. 人對不存在的東西會產生恐懼,尤其對那些不確定、無法把握的東西。人類恐懼感的最好表現就是熱衷於“毀滅”自己。

26. 靈魂是另外一個宇宙的高級智慧生命,他們的智慧體系可能與人類所建立的文明體系有很大的差異。兩個體系之間不可能直接交流,人類在面對靈魂智慧的時候,需要對這一智慧體傳達的信息進行揣測與理解,這就是佛門所講的“悟”。

27. 等到你讀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發現,絕大多數書的內容都是重複的,或者在炒冷飯,真正有見地的書其實並不多。同樣,一本厚厚的書,百分之九十的內容對你是無用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十有些新意。到了這個時候,書就越讀越少,最後到了無書可讀的地步。

28. 清代大歷史學家趙翼在晚年的時候曾寫過一首小詩:“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29. 人生自由嗎?人生完全不自由!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看似自由選擇的背後,冥冥中都有某種規定性存在,也就是說,最終促使我們做出決定的力量,其實不一定是我們自己。一生中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能做到什麼程度....其中的大部分,或者說主要的方向,早已被設定好了,我們的一生只是不斷地去完成這些設定,可供發揮的餘地並不是很大。這就好比是拍電影,劇本早就放在那裡,演員雖然可以臨場發揮,但絕不能改寫劇本,更不可能改變基本劇情。

30. 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只有四個字:知命,隨性!

“知命”就是知道你此生能幹什麼,或不能幹什麼,能得到什麼,或不能得到什麼。這裡有一個標準:大凡讓你感到舒服的事,都是你應該做的,或者是能做的。反之,則是你不應該做,或者不能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