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導讀: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幾年前校招的時候,我遇見過一個建築學專業的應屆研究生。整個交流過程他一直很猶豫,遲疑著皺眉的表情一直掛在他的臉上,說回去考慮考慮。畢竟是一流院校的研究生,所以幾天後他拒絕我的時候,我並不是很意外。讓我意外的是他接下來的話:“不去貴公司的原因,是我決定考哲學博士,已經聯繫上導師了。”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所有反常的事情,都有背後的原因。原來當年這位同學高考結束,打算填報哲學系,結果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對。他的父親正是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對這個行業非常認可,於是強迫他填報了建築專業。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哲學?你告訴我出來能幹嘛?”在父親疾言厲色的威逼之下,他強忍著怨恨聽從了父親的安排。接下來的七年,每一個一個苦讀的夜晚,心裡都強忍著不甘和憤怒。因為這個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前景更好,他又在父母的要求下接受了研究生的保送。

在名校裡得到保送的名額,這位同學的優秀和努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個專業他不喜歡。我知道現實點看,建築學的薪水和就業面的確比哲學更好。可是就跟愛情一樣,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處了七年還是不喜歡,沒辦法。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如今他名校研究生畢業,各家企業搶著要,他的父母也非常滿意。而當他意識到自己走出校園後的餘生,依然必須繼續從事建築行業的時候,多年的怨恨和不甘終於爆發。他終於決定,將過往七年起早貪黑懸樑刺股的努力全部丟棄,重新開始。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可這才是他原本該走的路。這不是另一條路,只是誤入歧途後的返航。故事裡的這位同學,勇敢地回到了自己的軌道。可是那些一直沒有勇氣和親人撕破臉的子女呢?他們之後的人生會如何?

我的父親,他對軍旅生涯有著強烈的痴迷,於是在我求職的那陣,使勁地說服我去邊防站服役——邊防站正好也非常“穩定”,完美符合他的所有標準。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適合部隊,就拒絕了很多次——於是又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吵。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身邊這樣的例子也不少,父母在逼迫子女選擇某個專業,或者進入某個行業的時候,往往對那個專業和行業並沒有親身的瞭解,只是因為周圍的人都這麼說,就跟著一起從眾。連勸說的理由都只是道聽途說,就更別說判斷這個崗位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了。

又或者他們其實也不在意孩子能不能闖出事業,只是要個穩定的好名聲,好在牌桌前炫耀炫耀。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舉個比較普遍的例子,逼著子女考編制的長輩裡,有多少真的瞭解體制內工作的諸多枷鎖和酸甜苦辣,又有多少隻是聽別人說體制內工作輕鬆而且名聲好聽的的?

有句話說,叫醒自己的不是鬧鐘,是夢想。有點過於浮誇了,姑且不論。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學業和工作讓他在每一個清晨都不想睜開雙眼,在每一個夜晚都痛恨剛剛過去的一天,那麼他在這個領域一定寸步難行。一個人是無法為了自己厭惡的事情奮鬥的。可是如果逼上梁山後,子女的結局註定是一事無成,那麼家長的“為你好”,又是從何說起呢?

高考報志願,被父親逼著報不喜歡的專業,七年後,他爆發了

小編在此想勸說那些家長們,你們的孩子是個活人,有喜好也有厭惡的活人。而不是個木頭做的替身傀儡,用絲線驅動著,去完成你們自己的心願。

你們曾經選的專業是你喜歡的嗎?對此,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