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程虹:如何區分使命和夢想

全文:

大家好,按我們原來的設計,在這時候出現的應該是柳傳志先生,可是這周柳總在北京這個無雪的冬天裡被流感擊中,柳總說流感傳染性強,要跟大家請假不能來道農盛會了。

不過我還是想讀一段柳總本來要在此刻說的話,柳總說:

我相信今天坐在這兒的大部分人,40年前拼命地做好夢,也夢不到40年後的今天我們會如此豪華地聚在一起,聽陳鐸老師講述咱們國家怎麼一步步地富裕起來,強盛起來。這不是一般的一步一步,開始是在走,後面是在跑,再後來就是飛……

就像一個萬米賽跑,我們會因為第二名第三名追上來而歡呼雀躍,現在是跑在最後落後好幾圈的一名隊員蹭蹭蹭超過了幾十名隊員,直接飛到了最前面,這樣的比賽,我相信大家都沒看過,但確實發生了,這就是今天的中國!

這是柳總寫下來的話。我還想分享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在幾個月前發生的一件小事。

去年9月的一天,寧高寧先生往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群裡轉發了一條新聞,馬雲主席馬上給我留言說:我們應該做點什麼。那一天,俱樂部的微信群保持著長久的熱烈的溫度,我覺得要做的事情已經極其簡單,就是把大家的心情傳遞出去:

我們用了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的時間,十多位理事不間歇地接受了新華社北京分社的一對一採訪,那是企業家們對25號文件的一次集體回應,那是國家第一次用最高禮遇定義了企業家精神。

從三十年到四十年,是我工作親歷的一段時間,我看見一年總有四季冷暖,我看見不確定性總是毫無懸念,重要的是,我總能看見一群人,他們從不懈怠腳步,他們總能春風拂面,他們怎麼可以把四季過得都像春天?就在那次不間斷的採訪中,我找到了答案:生命的驅動力原來分為兩種,一個驅動是夢想,一個驅動是使命。

夢想是你要什麼,使命是你要為他人做什麼。夢想是見自己,使命是見眾生。

40年鉅變,像柳總馬總寧總一樣從未停止奮鬥的企業家是這滄海桑田的耕耘者,是奮起直追的領跑者。《花開在眼前》歌裡有一句我最喜歡的歌詞“如果生命中還有永遠,就是你綻放的那一瞬間……”

獻給在座的各位,獻給四十年來所有的建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