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编者按: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搭建起新的平台。

几年来,河北企业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积极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兴业,河钢集团、金隅冀东、长城汽车……他们的成功实践开创了发展新机遇,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今日起推出大型策划“‘一带一路’的河北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河钢集团供图

长城网讯(记者 贾芳 赵晓慧 见习记者 刘志琳)一组数字令人振奋! 今年上半年,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塞钢)产钢90万多吨,销售钢材81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7亿美元。与收购前的2015年相比,产量和销售额都已超过全年。

这是河钢集团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取得的骄人成绩。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更是称赞“河钢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是中塞乃至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能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河钢的收购让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获新生。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表示,“河钢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持续提升国际化发展质量,推动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

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正式签约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河钢集团供图

收购百年钢企 员工重燃美好生活希望

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出发,沿高速公路向东行驶约60公里,即可远远望见斯梅代雷沃钢厂的厂房和园区。这座钢厂成立于1913年,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到2016年时,该厂发展已是举步维艰。

“钢厂状态最差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第二天会不会有工作。就在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中国企业来了。”大学时主修经济、如今在钢铁厂负责安全和消防工作的弗拉迪米尔•伊利奇回忆说。

2016年上半年,河钢集团从推进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出发,成功完成对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资产收购,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从2016年7月正式接手钢厂至今,河钢塞钢走过了两年多不平凡的日子。着眼“把河钢塞钢打造成为欧洲有极强竞争力企业和中塞两国合作共赢的典范”的目标,河钢从资本、技术、管理进行立体输出,倾注心血,不遗余力。

——先后派出11批次、近200人的雄厚技术管理团队,深入产线对各系统、各工序进行起底式专业诊断;

——组建银团为该公司提供低成本项目融资,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投入1.86亿美元,相继启动多项技改项目和新建项目,企业节能环保、质量效益水平稳步提升;

——发挥河钢国际全球化采购铁矿石的规模优势,及河钢德高在110多个国家开展商业活动的渠道优势,为河钢塞钢稳定原料供应、扩大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平台……

2016年年底,钢铁厂一举实现盈利,扭转了连续7年的亏损局面。2017年全年产钢148万吨、钢材12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1.8%;对塞尔维亚GDP贡献率达到1.8%。

钢铁厂5000多名员工继续在这里工作。目前,常驻中方管理人员只有9人,河钢塞钢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河钢来了,帮助工厂摆脱了危机,恢复了活力。企业竞争力提升了,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可以计划子女的教育、家人的医疗和家庭旅游了,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河钢塞钢高炉值班经理斯特维奇•博扬说。

很多在钢厂工作的员工都表示:“中国公司收购钢厂后感觉很好,工人的工资、工作状态以及钢厂的出口都得到了提升,我们非常满意。”

随着河钢塞钢生产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快速提高,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商家的生意红火起来,整个斯梅代雷沃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以前中国钢铁企业和欧洲钢铁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仅仅体现在成本优势上,现在更多地体现在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工艺优势上。”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铁工业将把比较优势更多地转化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今后的中欧合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商业模式。

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中方员工结合生产问题,与塞方员工集思广益,交流分享经验和方法。河钢集团供图

共商共建共享 河钢加快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钢铁产业具有全球配置资源的特征,全球化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于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既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过程,也是钢铁工业供给结构不断适应消费结构提档升级、产业链条由立足国内到国际化布局发展的过程。

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发展定位,河钢集团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对斯梅代雷沃钢厂的收购,使河钢集团走出了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在中东欧拥有了本土化的“全球钢铁材料制造平台”。这也是我国钢铁企业在海外直接并购的第一个长流程钢铁生产基地项目。

跨出小天地,构建大格局。

河钢塞钢的巨大成功,是河钢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围绕打造“世界的河钢”,河钢集团早已布局全球,“落子”频频,在美国、瑞士、南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处可见河钢的身影。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河钢的全球化战略布局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开放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河钢塞钢公司备件库主任扎勒蔻•苏博缇奇说:“在河钢接手之前,公司很难采购所有必要的原材料,因为没有稳定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无法按时履行对供应商的义务。接管以后,短期和‘一次性’合同不复存在,河钢塞钢开始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

资料显示,通过实施系列海外战略投资和国际交流合作,河钢已经形成了四钢(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河钢马其顿中板公司、河钢南非DSP公司、河钢美国克拉赫特钢公司)、两矿(河钢南非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一平台(河钢德高公司)为主的全产业链海外发展格局。

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的成功范例

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镀锌板产品。河钢集团供图

实施本土化战略 “河钢经验”助力更多企业走出去

作为中塞乃至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能合作的成功范例——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的实施者,河钢集团在“出海”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碰撞——一家来自中国的钢铁企业,来到中东欧地区,经营理念、技术标准乃至东西方文化之间都存在诸多差异。

如何成功“出海”,在投资目的国占有一席之地?河钢集团以多年的切身实践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深入实施本土化战略,与当地政府、企业、社区建立充分的信任、形成良好的互动;

——抱着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态度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

——把握风险,在当地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获得所在国政府及民众尽可能大的支持;

——正确评估企业自身的综合优势和实力,在企业能力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并购和经营……

“斯梅代雷沃钢厂是河钢成功‘走出去’的一个代表案例。”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毅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钢塞钢之所以能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重新成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与集团坚持本土化战略、多举措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尊重当地法律法规、正确评估企业综合实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两年来,河钢已经深度融入到当地的发展中,自觉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河钢塞钢投入100多万美元,用于改善员工福利、进行道路修建、实现村庄供水、慰问军烈属家庭儿童、捐资助学等,在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和中国河北、中国河钢的良好形象。

沿“一带一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探索和实践,极大提升了河钢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截至2017年底,河钢已完成境外投资11亿美元,控制运营海外资产70多亿美元,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10个国家,拥有海外员工13000人。河钢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入选“2017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2017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两大榜单,成为国内唯一入榜的钢铁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