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臥鋪乘坐30小時和高鐵8小時,你會選哪個?答案很現實

網友一:

如果沒什麼急事兒,我還是很喜歡做火車臥鋪的。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太快,尤其是內心總是心急火燎了,火車臥鋪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乘客不是太多,靜靜地躺在鋪位上,尤其是夜間,聽著火車“咣鐺咣鐺”的聲音,人有一種很放鬆的感覺,我總是不希望火車早早地到站,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有一樣的感覺?臥鋪上坐的乘客一般也都顯得很輕鬆,沒事兒閒聊幾句,嘮嘮家常,時間很快就打發了,心情也會很開心。高鐵那都是一路嚴肅的車廂,一個個乘客都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嘮閒磕的,打個電話也都是業務上的,就像一個移動的辦公室,那種氛圍有些壓抑,8小時啊?其實時間也不短。

火車臥鋪乘坐30小時和高鐵8小時,你會選哪個?答案很現實

網友二:

我單趟最長坐過7小時普快臥鋪和6小時高鐵,如果比較的話我會選擇高鐵,更何況是30小時小時臥鋪和8小時高鐵。

1,經常坐的一班凌晨1點的普快,買的全部是上鋪,聽說下鋪全部是系統分配給了大齡乘客。上鋪很困難,彎著腰,脫衣服都費勁,無法翻身,冬天覺得很涼。記得第一次坐這班臥鋪,12月份,對面下鋪的一位寶媽帶孩子,孩子喝水把杯子弄溼了,把我的被子拿去了,等我上車以後,發現沒被子,也沒經驗,沒向乘務員要,就蓋著自己的衝鋒衣過了一夜。

2,坐高鐵去青島,坐了6個小時,第一次坐高鐵有累的感覺,但是總體來說,舒適性還不錯,能夠充電,上廁所也方便。

網友三:

讀書的時候,很多家在廣東、福建、新疆等遙遠外地的同學都要坐好幾天的火車才能到達北京。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就買臥鋪,條件一般或者有意鍛鍊孩子的就幾十個小時日夜兼程的硬座咣噹著過來。好在那個時候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和假期,而且正青春,舟車勞頓什麼的不叫事兒,體力恢復的很快。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告別了寒暑假時代,每年可憐巴巴、屈指可數的“帶薪假”顯得非常有限。時間就是金錢啊!無論是出公差還是休假旅行,飛機漸漸的成了大家遠途出行的首選,哪怕機票很貴也值得為它攢錢,哪怕遭遇延誤也非他莫屬,畢竟誰也不願意7、8天的假期裡有一半耗在車上,哪怕是臥鋪。再後來,高鐵來了。人們的遠途跋涉多了一種選擇。高鐵車廂寬敞,運行平穩,極少受天氣狀況影響,絕無空中管制一說。

火車臥鋪乘坐30小時和高鐵8小時,你會選哪個?答案很現實

網友四:

如果坐火車去往一個目的地,高鐵需要8小時,臥鋪需要30小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要我肯定選8小時的高鐵。

8小時對火車旅行來說並不漫長,基本上屬於朝發夕至,至少是同一天內到達。舉例來說,從北京西到廣州南的G79次,全程2298公里,上午10點開車,傍晚18:01分就到廣州南站了,簡直就是神速。而30小時的火車臥鋪對出行者來說則相當於要花費1天半的時間。對於出差公幹的人來說,影響了工作效率。對於旅遊度假的人來說,讓寶貴的假期縮了水。

網友五:

坐臥鋪30個小時雖然時間長但臥鋪可以躺下休息,睡覺,減少很多勞累,對於有時間,不著急趕路的人,身體不好的人或有病的人,這種慢節奏又可充分休息的方式還是比較適合的。而且可以沿途領略風光,還是有人願意選擇的。而高鐵雖然速度快,運行平穩,噪聲小,如果是二等座,座椅空間比較小,且每人一座,像坐公交車一樣無法活動,坐在那裡八個小時也是一種煎熬。覺得還沒有慢車的硬座那種長椅舒服,如果是一等座,雖然舒適度相對好一些但價錢比飛機票價不相上下,那就不如選擇飛機了。如果乘高鐵在5個小時左右還是比較好的,5個小時以上就有點受罪了。

火車臥鋪乘坐30小時和高鐵8小時,你會選哪個?答案很現實

網友六:

首先我們可以注意到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長短,一個是30多個小時,一個是8小時。30多個小時意味著一天多,如果你出門旅行一共5天,也就意味著你有將近2天的時間在火車上,剩下的時間才是你的旅行時間,這樣的話可能就有點因小失大了。但是如果時間足夠寬裕不著急,選擇臥鋪還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