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的8000米山峯,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一旦雪崩帶走了我們,就不再有恐懼了。”Cory Richards說道,他記錄了整個雪崩埋葬的過程。

儘管發生了嚴重的風暴,三人遭遇四級雪崩被埋葬。幸運的是,最後西蒙尼走出雪地,挖出了科裡和丹尼斯。

如此驚險的攀登,差點帶走這三位世界級的登山者,這一切卻發生在迦舒布魯姆 II峰,它被業內認為是14座八千米山峰中較為安全、容易攀爬的8000米雪山之一。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雪崩裡挖出來的Cory,手持攝像機自拍經典照片,被冰雪覆蓋的臉。 圖片來源:nationalgeographic.com

巴基斯坦8000米雪山冬季首登

迦舒布魯姆峰(Gasherbrum)位於喀喇崑崙山脈巴爾託冰川的東北端,是一個偏遠的山峰群,該地塊包含世界上8000米的三座山峰(Gasherbrum I峰與II峰、BroadPeak)。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從K2高處向北看Gasherbrum-BroadPeak峰群,分別為:

(A)Gasherbrum I-8,080m、(B)Gasherbrum II-8,035m、(C)Gasherbrum III-7,952 m、(D)Gasherbrum IV-7,925 m、(E)Broad Peak Central-8,011 m、(F)Broad Peak Central Foresummit-8,028 m、(G)Broad Peak Main-8,047m。

峰值來源:americanalpineclub.org

中國和巴基斯坦共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其中:

  • 迦舒布魯姆 I峰(簡稱GI)海拔為8080米,世界第11高峰。
  • 迦舒布魯姆 II峰(簡稱GII)海拔為8035米,世界第13高峰。
  • 另外兩座為喬戈裡峰和布洛阿特峰分別是世界第2、第12高峰。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迦舒布魯姆 II峰。 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迦舒布魯姆 II峰坐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距離喬戈裡峰約26公里,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四高峰,世界第十三高峰。

截至2012年,迦舒布魯姆 II峰成功登頂人數超過930人,21人死亡,死亡率約為2%,為8000米高峰的第二低。它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容易攀爬的8000米山峰之一。(信息來源:visibleearth.nasa.gov)

“-46°的寒戰”——2011年冬天,極限攝影師科裡·理查茲(Cory Richards),意大利老牌登山者西蒙尼·莫羅(Simone Moro)和哈薩克斯坦的丹尼斯·紐博克(Denis Urubko)成為冬季首支登上迦舒布魯姆 II峰的人。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左起:Cory Richards、Simone Moro和Denis Urubko在GasherbrumII下面的大本營。圖片來源:climbing.com

在之前的26年間,先後有16支探險隊試圖在冬季挑戰攀登巴基斯坦境內的8000米高雪山,結果都失敗了,沒有一個在冬季成功登頂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科裡·理查茲在C2(6500米)醒來時的照片。圖片來源:planetmountain.com

山峰冬季風大寒冷,雪崩及積雪量大大增加,攀登難度相對變高,危險性也會大大提高。

而對於熱衷於冬季攀登的西蒙尼來說,早在2010年底,就計劃要完成巴基斯坦境內8000米山峰的冬季首攀。

我冬攀的目的只是想嘗試一種純粹的登山方式,在最寒冷的季節去偏遠、孤寂、複雜、危險環境下攀登。(信息來源:planetmountain.com)

攀登當天,天氣惡劣,氣溫寒冷,當三人抵達6500米的2號營地時,氣溫驟降到-46°C。丹尼斯告訴西蒙尼,他整晚都在顫抖......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GasherbrumII路線:從大本營5050米上升到C2的海拔6500米。 圖片來源:planetmountain.com

抵過難捱的夜晚,冬攀的執念,使他們繼續攀升至6900米,建立最後一個營地。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從Gasherbrum II上升到2號營地。圖片來源:planetmountain.com

利用兩天的天氣窗口,三人已經準備好拿下這座世界第13高峰的首次冬季登頂。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Simone Moro在Gasherbrum II到達7600米。圖片來源:nationalgeographic.com

儘管迦舒布魯姆 II峰被認為是所有8000米山峰中最容易攀登的一個,為了謹慎起見,他們選擇了相對安全的西南山脊標準路線攀爬。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相對容易的G II峰西南山脊路線。圖片來源:alpine.com

2月2日上午11點42分,科裡等三人登上GII頂峰。站在海拔8035米的高度俯瞰能看到什麼?第一縷陽光照在臉上,漫長的黑夜終於迎來了光明。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三人順利登頂。圖片來源:《cold》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三人擁抱慶祝Gasherbrum II冬季首攀。 圖片來源:Cory Richards

然而,想要打破巴基斯坦境內高峰冬季無人登頂的記錄,這隻完成了目標的一半。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Simone Moro,Denis Urubko,Cory Richards 在Gasherbum II頂峰。圖片來源:neverstopexploring.com

很多人都死在了下山途中。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下撤甚至比登頂更重要。 圖片來源:《cold》

暴風雪來勢洶洶,他們艱難地下撤,雲霧瀰漫,能見度極低,什麼都看不到,只能沿著路繩小步挪動。

天氣進一步惡化,風速高達120公里/小時。就在一望無際,摸爬滾打下漫漫雪路不知何時是個頭時,上天送來意外的“驚喜”。

只聞其聲未見其身,一聲蒼涼的吼叫。

(信息來源:科裡,影片《cold》)

突然某個時刻,巨大的雪浪如迷宮般展翅撲來,埋葬並拖著三個阿爾卑斯登山者。此時此刻,科裡頭腦裡閃過的畫面代替了難以消化的恐懼,溫暖的等候,父母的關懷,剛訂婚的喜悅……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暴風雪突襲,三人猝不及防!圖片來源:《cold》

“勇者並非不懼”——“一旦雪崩帶走了我們,就不再有恐懼了。”科裡對《國家地理》雜誌說道,他記錄了在G II峰整個經歷。

快死了!我以為這是在雪地裡游泳,但是突然停了下來,臉也浮現在地面上。

(信息來源:科裡,影片《cold》)

“這是一個奇蹟,我們還活著。我先出來,用手不停挖,找到了丹尼斯和科裡......”西蒙尼快速挖掘自己並迅速幫助他的夥伴在幾分鐘內刨出自己。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在登山者不顧一切挑戰高山,一路向上途徑遇難者遺體,用生命成就這份“人生之重”時,冥冥之中,他們也在渴望體驗“死裡逃生”的感覺。

爬出的一瞬間,我明白了。

(信息來源:科裡,影片《cold》)

雪崩發生時,恰好科裡使用手持攝像頭目睹了整個過程,在他昏倒時將相機對準了自己,並在驚魂未定之時,記錄下自己用恐怖和哭泣來發洩的最真實的狀態。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劫後餘生的驚恐發洩!圖片來源:根據紀錄片《cold》製作

真正令人震撼的是,未經過濾的圖像提供了對高海拔登山者面臨的危險心理變化的罕見一瞥。該段錄像成為了《Cold》的核心,這部紀錄片既可以讓人們一睹地球上最荒涼的環境之一,也可以真實地反思攀登世界上最高山峰的風險

紀錄片《Cold》在2011年班夫山地電影節上獲得了大獎。科裡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一個非常原始的真實情況,我卻不願意再多看一眼了。

Simone Moro、Denis Urubko 和Cory Richards成功地站在了迦舒布魯姆 II的頂峰,完成了這座全球第13高峰的冬季首登,同時也打破了巴基斯坦境內8000米極峰迄今無人冬季登頂的記錄。

“最容易的山峰&最不平凡的事”

正如迦舒布魯姆 II峰冬季首登,即使在最容易攀登的8000米山峰,也會發生最不平凡的事。

雙重打擊——迦舒布魯姆 II峰主要有4條山脊:西北山脊、東南山脊、東山脊、西南山脊。西北山脊和東山脊是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一部分,其北側在中國境內。

1956年7月7日,由弗裡茨·莫拉維克(Fritz Moravec)、約瑟夫·拉克(Josef Larch)以及漢斯·威倫巴特(Hans Willenpart)組成的奧地利團隊首次成功登上G II頂峰。(信息來源:EverestNews.com)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1956年7月,奧地利團隊弗裡茨·莫拉維克、約瑟夫·拉克以及漢斯·威倫巴特成功登頂Gasherbrum II 峰。 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當時,弗裡茨探險隊沿著西南山脊向南側的路線前進,在建立一號營地(6000米)後,由於惡劣天氣不得不選擇下撤。6月30日,他們再次返回營地,發現雪崩幾乎將所有的食物和高空設備都掩埋了。

來不及過多的慶幸,他們決定不再下撤,進行一次快速、輕便的攀登嘗試。於是,在短短四天內,他們在非常陡峭的冰雪坡上開闢了一條新的路線,從一號營地直達7000米。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NASA 航拍G II圖。 圖片來源:earthobservatory.nasa.gov

隨後,他們堅持在積雪不堪的情況下攀爬,夜間抵達7500米的海拔高度後,選擇整夜蜷縮在懸崖附近露營。

第二天黎明時分,他們開始艱難地衝頂,在一米多深的積雪中痛苦地行走。

7月7號13:30分,三人終於完成迦舒布魯姆 II峰的首次登頂

兩座8000米山峰第一橫樑

在巨峰迦舒布魯姆之巔的周圍,看起來似乎有一道無人逾越的警戒線。這座偉大的山峰所具備的氣質是,它把命運王牌握在手裡,探索的慾望由人類主宰,從而釋放出無窮無盡的登山魅力。

第一次阿式登頂—— 1975年,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和彼得·哈貝爾(Peter Habeler)首次站在8000米的高峰上,以一種純粹的阿爾卑斯式攀登風格成功抵達迦舒布魯姆 I山頂,以“阿式風格”登山很快便聞名起來。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彼得·哈貝爾抵達Gasherbrum I山頂。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之後,很多人將“阿式攀登”風格視為最純粹的登山形式,為所有登山者提供一個標準。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登山,拒絕固定繩索,高空搬運工或使用補充氧氣,減少在路線上花費的時間。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梅斯納爾和哈貝爾首登成功後在大本營休整。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完成第一次阿式攀登後,梅斯納爾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繼續在迦舒布魯姆峰創造新的紀錄。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1975年8月,梅斯納爾登頂Gasherbrum I。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第一次穿越並連登GII、GI——1984 年,梅斯納爾與漢斯·卡默蘭德爾(Hans Kammerlander)第一次橫跨兩座8000米山峰,在未回到大本營的情況下,

連續成功登頂迦舒布魯姆 II(8,035米)及迦舒布魯姆I(8,080米)。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1984年6月25日,14座8000米登頂者卡默蘭德爾在GasherbrumII頂峰,背後是Gasherbrum I。

圖片來源:mountainsoftravelphotos.com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梅斯納爾在穿越途中 。

圖片來源:reinhold messner.de.com

在與彼得·哈貝勒(Peter Habeler)共同成功登頂珠峰近10年後,梅斯納爾希望通過首次橫跨兩座8000米高的山峰,打破喜馬拉雅山脈的另一個邊界。

這是一個全新的想法,在1975年我是不會想到的。

(信息來源:sweclimber.wordpress.com)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梅斯納爾與漢斯·卡默蘭德爾嘗試連攀兩座8000高峰。 圖片來源:kammerlander.com

他們原定計劃穿越迦舒布魯姆 I峰到迦舒布魯姆 II峰,後由於迦舒布魯姆西面的雪崩等因素,不得不迫使他們重新調整路線,從 G II橫穿至G I。

在7400米的高度露營時,這對搭檔發現自己處境越來越危險。在帳篷裡,漢斯和梅斯納爾都產生了幻覺。

取消本次穿越應該會更明智些,但很明顯,也許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永遠無法再走這麼遠……

(信息來源:sweclimber.wordpress.com)

第二天早上,他們繼續趕路,終於在6月28日到達了迦舒布魯姆 I的頂峰。

冒險登上第二座山峰,我們才能成功地完成以前沒有人嘗試過的事情。沒有休息,沒有外界幫助,共同穿越世界上兩座8000米的山峰……

突然間,天氣變得異常陰鬱,暴風雪增強為颶風,我們的護目鏡被冰凍了,臉也變得麻木了……最後,簷口後面就是頂峰!四天之內的第二個8000米。

(信息來源:《ToThe Top Of The World》by Reinhold Messner)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穿越途中。 圖片來源:kammerlander.com

登頂後他們並沒有在頂峰過多停留,因為接下來他們要面對更為糟糕的下撤。

在頂峰下撤初始,梅斯納爾失足滑落,幸運的是,滑墜幾米後,被一塊石板阻擋下來。

在連續攀登的第8天,他們回到了大本營。過度刺激的神經伸展到極限,他們已經無法入眠。梅斯納爾意識到這是一個奇蹟:“沒有掉到裂縫中,也沒有在下降的路上被落石砸到。”

整個行程總共花了8天時間,梅斯納爾和漢斯終於完成了GII及GI連登。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1984年梅卡組合。 圖片來源:紀錄片《Gasherbrum-The DarkGlow of the Mountains》

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就,為了記錄登山者們的攀登壯舉,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拍攝了紀錄片《Gasherbrum-The DarkGlow of the Mountains》(發光的山:來源IMDb),再現1984年梅卡組合的偉大攀登。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1984年梅卡組合。 圖片來源:《Gasherbrum-The DarkGlow of the Mountains》

紀錄是用來打破的

多年來,登山者已經實現在迦舒布魯姆 II峰上滑雪,跳傘,甚至懸掛在山頂上多個項目。

2018年,波蘭-德國兩位探險者亞當·比萊基(Adam Bielecki)和菲利克斯·貝治(Felix Berg)成功首次開闢迦舒布魯姆 II西北壁,同時將要嘗試攀登無人成功登頂的G VII峰

(海拔6,955米,wikipedia.org)。

“最容易”的8000米山峰,卻上演無數傳奇攀登

Gasherbrum II登頂路線圖。 圖片來源:ukclimbing.com 、©Twitter:@dominobb

隨著冬季攀登的突破、連攀的挑戰及新路線的創造,人類正在迦舒布魯姆峰群上創造一個又一個紀錄。

在剛剛揭曉的2018年金冰鎬獎得主中,MarekHolecek和Zdenek Hak因在迦舒布魯姆 I峰西南壁開闢一條全新路線而備受關注。為了完成這次意義重大的攀登,他們曾為此死磕9年。

在攀登道路上,探索不會有時限,迦舒布魯姆峰群仍傲然聳立,也許不久將來,更多的傳奇攀登故事將繼續發生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